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16.《阿房宫赋》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16.《阿房宫赋》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4 22: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半边林场半边坡 一曲牛歌一卷文
作者
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晚唐时期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
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小李杜




“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阿房宫,秦始皇营造的宫殿。规模宏大,奢华壮观。传说后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解题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  
阿房宫


秦始皇在讨伐六国的过程中,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他便下令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 把尽有的珍宝和宫女搬到阿旁宫。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阿房”。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阿房宫”。



阿房宫早在秦始皇曾祖父惠文王时就开始修建了,原名阿城。阿的意思是高大的丘陵,言其宫殿很高。惠文王死,工程就停下了。直至几十年后的秦始皇,才又接着修。因为在高大的丘陵上修房,故名阿房宫。



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由《诗经》、 《楚辞》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赋的远源、 《楚辞》则是它的近源.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 、吐番、南诏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正字音
缦回 迤逦 水涡 辘辘 剽掠 不霁何虹 珠砾
鼎铛 锱铢 尽态极妍
横槛 架梁之椽 明星荧荧
参差 囷囷 杳不知
鬟 焚椒兰 在庾之粟粒
妃嫔媵嫱 辇来于秦
màn

pín yìng qiáng
jiāo

yǎo
yán
piāo
chēng
yǐ lǐ
zī zhū
chuán
yǔ sù
jiàn
cēn cī
qūn
huán

niǎn
yíng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毕:完了,指为秦国所灭。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建成
像腰带一样,像丝绸一样;缦:萦绕
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走:趋向
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焉:……的样子。形容蜿蜒曲折的样子。
像蜂房,像水涡
矗:矗立着;落:相当于“座”、“所”。
一“毕”一“一”表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写出了秦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不凡气概。四句十二字总领全文。
钩心斗角:指宫室建筑飞檐勾连,前后合抱。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有面向中心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写长桥、复道及其构筑的精巧。一上一下,一静一动,相互映衬;且“卧”、“行”二字,又以拟人手法,将无生命之物写活了。同时以惊叹之语反问,使寻常之喻,顿翻新意。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部分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B.这一部分是从总体概括和细部描写两个角度来写阿房宫的建筑的。总体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细部描写又从建筑之外观和建筑内部两部分着笔,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随堂检测
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写美女充盈宫室做铺垫。
D.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
随堂检测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①来于秦。朝歌夜弦②,为③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1.名词作状语,用辇车
2.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
3.成为
这一段作者写了宫人的来历,写宫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来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荒淫。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晚唱歌,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
层译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动词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动词作名词,积蓄聚敛的珍宝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当作、把珠当作
下列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妃嫔媵嫱……为秦宫人”句紧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
B.“明星荧荧……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句,通过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她们快乐而奢侈的生活,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C.“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际遇转而写物的被践踏。
D.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交代来源:六国剽掠;言其之多:倚叠如山。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随堂检测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描写转变成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作者借古讽今,隐指唐王朝统治者无视史鉴,沉湎声色,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
文本赏析
夸张
对比
排比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文本研读
托物言志
卒章显志
借古讽今
文本研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随堂检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随堂检测
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主旨
古今异义
①直走咸阳
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③几千万落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走:趋向。 今常用义为:行
钩心:建筑物向中心攒聚;斗角,屋檐如角相对。
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计,明争暗斗。
落:座。 今常用义为:下降、衰败
可怜:古义是“可惜”、可爱。

 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②辇来于秦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⑥六王毕,四海一

“腰名词。状语:像腰带。
“辇”古代一种人拉的车,名词。作状语,用辇车。
名词“北、西”作状语,向北,向西。
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哀,为动用法,为……哀。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一:数词做动词,统一。
词类活用
 ⑦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⑨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⑩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名词“族”活用为动词,灭族。
名词“炬”用作动词,焚烧。
名词“歌、弦”用作动词,唱歌、弹琴。
“朝、夜”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动词“收藏”、“经营”用作名词,都是指金玉珍宝等物。
特殊句式
灭六国者,六国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五个“也”句。
 多于市人之言语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比集市上众人的话语还要多。)
③宾语前置句:
秦人不暇自哀 
④被动句:
函谷举 (函谷关被攻占)
(自哀:哀自,哀叹自己)
特殊句式
鼎铛玉石: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付之一炬: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尽态极妍: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成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