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欧阳修
学习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
的心里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欧阳修
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tà)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全集》。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人物介绍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书法家,陈省华第三子,陈尧叟、陈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其兄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倍受世人称颂。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陈尧咨虽性情刚戾,但办事果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陈尧咨家非常厉害,一门三进士,双宰相,双状元。宋人刘斧曾在《青琐高议》中称“圣(宋)朝之盛,一家而已”。有趣的是,陈省华的女婿傅尧俞也是状元,时人又有陈门三状元之说。难怪有人称陈家为北宋第一豪门!?
父子四人同朝做官
陈氏三兄弟
陈氏三状元
古代“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 乐——音乐
射——射箭 御——驾车
书——识字 数——算术
读准字音
自矜( ) 家圃( )
睨之( ) 发矢( )
颔之( ) 忿然( )
惟手熟尔( ) 汝亦知射乎( )
十中八九( ) 康肃笑而遣之(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
jīn
nì
hàn
shú
zhòng
sháo
zhuó
qiǎn
rǔ
fèn
shǐ
pǔ
朗读课文
读音准确
停顿正确
语速适中
听读课文然后自读
读准语气
疏通文意
陈康肃公尧咨 善 射,当世无双,公亦
以 此 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 释担而
↑
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 微颔之 。
擅长
表承接
菜园子
只,只是
指善射
箭
独一无二
曾经
凭,凭借
代陈尧咨射箭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己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瓮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老翁见陈尧咨射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
斜着眼看,形容不以为然的样子
点头
康肃问曰:“汝 亦知 射乎?吾射不亦精
乎?”翁曰:“ 无他 ,但 手熟 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 敢 轻 吾 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 之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没有别的(奥妙)
只,只是
轻视
凭,靠
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你
射箭
射技
精湛,高超
倒入
射技
同“耳”,罢了
…的样子
怎么
于是,就
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以钱覆其口,徐 以 杓 酌 油沥之,(油)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 遣 之。
盖
慢慢地
用
表转折,可是
同“勺”
表修饰
打发
代词,代卖油翁
译文: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打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合作探究
第1段 写陈尧咨射箭,卖油翁略表赞许。
第2段 写卖油翁酌油,说明 “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2.读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1.复述课文。
提示: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陈尧咨射箭 卖油翁酌油
4、从第一句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此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从“善射”“ 自矜” 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擅长射箭,骄傲自大的人。既点明了陈尧咨的性格,又为卖油翁出场埋下了伏笔。
5、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睨之” “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
6、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怎样的性格特点?
一疑问,一反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态度的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责问之意,“自矜”之状跃然纸上。
7、卖油翁的回答表明了什么?陈尧咨的反应又如何?
卖油翁的回答表明了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陈尧咨的反应是“忿然”,表现了陈尧咨受到轻视后的愤怒之态。
冲 突 发 生
冲 突 升 级
冲 突 解 决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睨之” “但微颔之”激怒了陈尧咨来询问,引发冲突。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冲突一触即发。
面对陈尧咨逼人的气势,卖油翁演示倒油绝活,而且顺势再次强调:“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至此,对方的心理优势瞬间土崩瓦解。
_________控制着整个事态的走向。
卖油翁
8.在这场地位悬殊的冲突中,事态的走向是怎样的?
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令陈尧咨心服口服,冲突也随之化解。
冲突一触即发
卖油翁不卑不亢淡然说:“无他,但手熟尔。”陈尧咨被激怒,大声斥责说:“尔安敢轻吾射!”矛盾升级。
9.陈尧咨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矜”——骄傲
“忿然”——愤怒
“笑而遣之”——尴尬
“笑”中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解嘲,“笑”和“遣”也表现出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10. 如何理解“康肃笑而遣之”这句话。
11.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外在描写来刻画人物,请用下列句式进行分析。
“ ”(词语或句子)用得好,运用了 描写,写出了 。
示例:“睨”字用得好,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卖油翁不以为然的心理。
康肃公:
善射
当世无双
骄傲自满
傲慢无礼
人物特点
卖油翁:
善酌
身怀绝技
谦虚稳重
不卑不亢
对 比
智者形象
狂者形象
12.概括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康肃公:技艺高超、骄矜暴躁 盛气凌人 但知错能改
卖油翁:身手不凡 神闲气定 不卑不亢 善讲道理
13.文中写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
卖油翁,课文是通过卖油翁酌油技艺来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的。
14、课文为什么对陈尧咨的善射写得简略,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情况却写得比较详细?
因为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对卖油翁的记叙比较详细,这样使叙事清楚,同时又突出了重点。
15、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哪些成语或俗语?
“熟能生巧” “术业有专攻”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在人间”,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探究
而
顺接
转接
可是、但是、却
1 表顺承
2 表并列
3 表递进
4 表修饰
归纳字词句
1 释担而立
2 而钱不湿
3 康肃笑而遣之
(一)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多为连词)
表顺承
表转接 ,可译 “可是”
表修饰,译为“着”
睨之
但微颔之
3 以我酌油知之
4 以杓酌油沥之
5 康肃笑而遣之
(二)解释下列之字,并说出用法
代词 指陈尧咨射箭
代词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代词 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代词 指葫芦
代词 指卖油翁
(三)指出下列以字的用法
1 公亦以此自矜
2 以我酌油知之
3 以钱覆其口
4 徐以杓酌油沥之
介词 : 凭 、靠
介词: 凭、靠
介词 :用、拿
介词 : 用、拿
(五)文言句式
但(惟)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尝射于家圃
自钱孔入
状语后置,应是 尝于家圃射
省略句式,(油)自钱孔入
(四)通假字
同“勺”
通“耳”,罢了
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人物鲜明
文中用对比手法刻画出陈尧咨善射但骄傲自矜、不可一世的性情,卖油翁虽然技高一筹,但并以此自夸,表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态。
2、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卖油翁,因为文章主要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因此对卖油翁写得比较详细,而对陈尧咨的射箭写得较简略,陈尧咨在课文中起着反衬的作用。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冲突,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谦虚沉稳,不能骄傲自满。
拓展延伸
启 示
通过卖油翁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告诉了我们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要精益求精。
名言警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谦受益,满招损。
4、术业有专攻
5、学无止境
6、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8、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9、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课堂练习
1、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个场面。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
、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 的态度。
射箭
酌油
公亦以此自矜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自矜(或骄傲)
睨之
但微颔之
轻视(或轻蔑)
无他
但手熟尔
熟能生巧
在生活中有没有像陈尧咨的人?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已的长处,又应该如何看待别人的长处?结合你的生活知识,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