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15 08: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一)
关于现代文阅读选做题:无论是论述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难度都不大,比较平和;从题目来看,词义理解、提取信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具体内容的抽象概括等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要引起重视,这道题实际上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需要个性化的理解。
论述类文本与社科文区别,要从论述文要素角度考虑问题;实用类文本种类很多,人物传记仅是其中的一种,要考虑体裁的全面性,针对各类体裁特点对文章进行解读。
(一) 现代文阅读的整体启示(我们的教学和复习中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1)如何在短时间内读懂文章:写了什么、重点写的是什么、主题(作者观点)、主要写法; (2)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取出文章重要信息; (3)审读考题; (4)根据考题提取有效信息; (5)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6)如何进行具体阐释和抽象概括; (7)掌握探究的方向; (8)整合信息,规范答题。
(二)迅速、准确地感知书面语言
1、从标题入手:
(1)内容:能揭示文章内容的重点;能推测文章的体裁;能暗示作者的写作主旨、写作思路等。 (2)形式:能提示文章的结构顺序;能暗示文章的语言特色;有的还能暗示文章的主要写作技巧等。 (3)副标题和小标题有时会将全文内容揭示得更加明了。 (4)如何审读文章标题:抓中心词;重视修饰、限制成分;剖解形象化的题目;注意副标题和小标题。 (5)考虑几个问题:体裁、主要内容推测、主要写法推测、可能行文倾向等。
2、根据文体把握: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其基本的行文倾向,根据这个基本的行文倾向可以提示我们感知文章内容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地把握文章内容。
(1)文学类文本:
散文:一般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直接抒情等。一般有系列行文倾向:先写景、叙事后抒情;先表明一种看法,后通过写景、叙事产生新的感情;随写景叙事的深入逐层深入地抒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特别要重视特殊感情产生的基础。抓主题、描写对象、线索(情节线索、感情线索)、感情。
小说:一般人物不可能很多,2——3人居多,人物关系可能有相对立的、相关联的、互为衬托(补充)的等;事件可能以主要人物为主,可能以次要人物为主,衬托主要人物;写法上可以以正面描写为主,可以以侧面描写为主;环境要高度重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要分析到位。总之,抓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
(2)议论类文本:
抓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一般要注意分论点或从哪些角度论证的;论据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结论是必然还是或然,是全部还是部分等。
(3)实用类文本:
人物传记:人物性格、品质、贡献、影响,渊源;人物事略;事略与性格、品质、贡献、影响的关系;作者的评价等。
新闻:新闻的要素;意义和影响(尤其要注意带有开创性价值的);评价;语言的表述等
科普文章:研究对象的特点、价值、对人类的贡献、影响;从哪些方面解说;作者的评价;语言特色等。
调查报告:目的、调查对象、方法、数据处理、分析角度、结论和建议、语言等。
3、重视开头、结尾: 开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式开头:能揭示文章的主旨;
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式开头:能衬托下文的主旨或引发下文主旨; 形象化材料开头:主旨常常隐含在引入后的文字中; 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结尾升华;
戛然而止,任人想象; 语意含蓄,发人深省; 呼应开头,点明主旨;
4、抓主要语段和关键语句:
(1)重要语段:
起始段、结尾段、主体段是重要段落; 照应段的灵活处理:若上文是主体段,照应段则是对上文某一点的补充或阐释,则主体段重要;若上文则是简单提引,照应段则是具体描述或论述,则照应段重要; 过渡段的灵活处理:一般不作重要语段处理;若既对上文作出总结且提示下文主要内容的过渡段则显得很重要。
(2)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是指语段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有语段中心句、关键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语段中的抒情议论句、信息比较集中的句子等。
5、根据文章结构模式帮助感知:
(1)记叙文:时序式、空序式、并列式、对照式、感情发展式…… (2)议论文: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文学作品:灵活处理。
6、重视作家情况和背景介绍:
(1)对一些知名作家,要结合作家本身的一些知识来解读文章,如作家的思想(一贯思想、分阶段思想发展)、风格、一贯作品特色等;
(2)对于一些作品的写作背景要充分把握。如交代了写作时间的作品(重要的时间),要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如有注释,要高度重视注释提示的内容。
侯 银 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 ”——“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
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
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项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 她有这项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竞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整体阅读:
1、研究题目:《侯》提示:写人散文或小说,侯银匠是主要人物,从身份来看,可能具有勤劳、朴实、节俭等品质;写法可能是白描。(推测)
2、开头结尾:《侯》第一段是交代,第二段是开头写侯菊很能干,结尾写侯菊出嫁后银匠孤独生活;反映父女相依为命,父亲能干女儿受影响也能干,父亲的品质传给女儿。
3、文体:《侯》是小说,人物有两个,事件是侯菊出嫁前后,写的主要人物是侯菊,但表现的主要人物是银匠,侯菊身上体现的品质是银匠的缩影。
4、重要语段语句:《侯》开端部分的“独生女”句,发展部分部分做首饰、要花轿几段,高潮部分侯菊能干当家,结局部分侯银匠孤独,从这些重要语段语句中可以看出侯银匠的精细、勤劳、朴实、节俭等品质,这些品质传给了女儿。写女儿就是写侯银匠。
这样,我们对这篇小说有了整体感知.
试题: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要花轿早有打算 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 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三)提取文章重要信息
1、分清信息种类:
(1)内容信息和形式信息: 内容信息包括观点信息、感情信息、材料信息、背景信息等,形式信息包括结构信息、技法信息、修辞信息、语言信息等。(2)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3)显信息和隐信息。
2、了解重要信息的特征:
A、新颖的词语; B、新颖的材料、新颖的观点; C、结构复杂或语意含蓄的句子; D、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及词语的修饰语、句子的细微变化处; E、比较特殊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手法; F、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段落; G、运用象征手法或其他比较特殊的艺术手法的段落; H、形成对照的段落和语句; I、比较生疏的提法; J、很难读顺的句子或段落。
3、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1)信息的筛选: 重要信息并非全部是答题的有效信息,答题的有效信息应从文章的重要信息中筛选,要根据题目要求将所有有效信息找出来,辨别一下,将与题目有关的最重要的信息挑出来。 (2)信息的整合:将挑出来的与题目有关的最重要的信息进行整合,整合成有用的答题要点。 (3)具体筛选与整合应根据题目要求考虑。
4、对有基本特征的重要信息的处理:
(1)新颖的词语
搞清这个词语的基本含义、引申义,在文中的语境义,特别要搞清语境义。因为新颖的词语是理解文意的重要步骤。
(2)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往往有几种情况:一是在议论文中作为支持论点的材料,要能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论点;二是在说明文中介绍新知识的依据,要能看出材料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是在散文中表达感情的出发点,要从材料中找到与感情的结合点,或直接与感情一致,或与要抒发的感情相悖,或仅作为由头……小说中可能是人物性格集中体现之处,可能对人物有最重要的表现作用,可能是作者观点的体现……
(3)新颖的观点
关键是分析新在何处,与传统的看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有什么现实依据,有什么现实意义。
(4)结构复杂或语意含蓄的句子
对结构复杂的句子,要通过语法分析搞清句意;对语意含蓄的句子,要结合相关语言点真正搞清含蓄的语意,含蓄的语意一般不可能一下子找到,要对文章内容进行较细的分析。
(5)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及词语的修饰语、句子的细微变化处
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常常有强调或层层加深等作用,有时会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要注意这些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具体作用;词语修饰语的细微变化常常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要善于分析这些变化,从细微变化处分析词义、文意的异同;句子的细微变化也是这样,所不同的是句子的细微变化一般表达得更明显一点,对文意理解也更直接一点。
(6)比较特殊的修辞手法
关键是看出修辞手法背后的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对这些修辞手法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
(7)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段落
遇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段落,一定要注意其中的抒情、议论的句子,并非记叙描写的句子不重要,而是抒情议论句更直接地与作者的观点有关。
(8)运用象征手法或其他比较特殊的艺术手法的段落
这些段落的处理方法与“比较特殊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或段落相似,就是首先要搞清象征什么,用的是什么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9)形成对照的段落和语句
能形成对照的段落和语句往往都有一主一次、一前一后、一正一反或其他类似的关系,只要没有将关系搞错,就能比较容易地解决问题。在这类段落里,主旨往往通过对照表现得更加鲜明。
(10)比较生疏的提法
这类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里常常是命题点。遇到这种情况,要从不生疏的地方找到生疏提法的诠释,因为任何生疏的提法都是建立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的,都可以从文中找到它的解释或根据,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望难却步。
(11)很难读顺的句子或段落
早期白话文和翻译作品中这类情况较多,一些高科技说明文和一些专业术语较多的社科文也有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耐着性子认真读下去,是可以读顺读懂的。其实,一篇文章中,真正读不顺或读不懂的段落、句子并不很多,大部分是能读顺的,在读得顺的地方常常含有读不顺的地方的信息,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关键信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四)关于具体阐释和抽象概括:
1、具体阐释:包括抽象内容的阐释和内容本质的阐释等。
(1)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阐释; (2)通过对语句和语段的语法分析帮助阐释; (3)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帮助阐释; (4)找出上下文中对应的语言点阐释; (5)根据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文章主旨阐释; (6)联系积累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体验阐释。
2、具体内容的抽象概括:包括具体内容的要点概括和本质概括等。
(1)依据标题概括; (2)依据中心句、关键句概括; (3)依据抒情议论句概括; (4)依据语段类型概括; (5)依据语段层次和句群关系概括; (6)依据文章体裁和基本结构概括; (7)依据上下文概括; (8)依据写作背景、作者思想倾向和文章主旨概括。
概括方法:摘引法、定义诠释法、合意法、总结提炼法、提取信息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