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0张PPT 含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0张PPT 含音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5 09: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第十二课 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
学习目标
1. 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
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
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
维吾尔文
壮文
蒙古文
藏文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背景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2.民族区域自治在什么地方实行?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当地民族有什么权利?
(二)内容
国家统一领导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自治权
1949年
《共同纲领》中,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过程
(四)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新疆维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五)区划
1.几个自治区?
2.多少个自治州?
3. 多少个自治县?
5个
30个
120个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意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改变当时的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二、共同繁荣发展
(一)背景
1.政治: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措施
民主改革前
民主改革后
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经济: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措施
3.文化: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措施
①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②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迹
③搜集、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少数民族的文化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朝鲜族姑娘表演跳板舞
彝族火把节
藏传佛教喇嘛辩经
二、共同繁荣发展
4.西部大开发:
适用范围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
(二)措施
二、共同繁荣发展
4.西部大开发意义:
(二)措施
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②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2006年)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措施
5.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措施
5.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影响:
①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②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路线图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措施
6. 兴边富民行动:
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