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亡背景
明亡过程
当堂练习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建立
1368年
朱元璋
明朝灭亡
1644年
李自成
目录
『CONTENT』
? 第一部分 『明亡背景』
? 第二部分 『明亡过程』
? 第三部分 『课堂小结』
? 第四部分 『当堂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政治日益腐败·皇帝
16世纪晚期的明朝……疆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广袤的……一亿两千多万的人口远远超过同期所有欧洲国家人口的总和……城市与商业的繁荣别开生面……
——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
明朝
明朝建立
1368年
明朝灭亡
1644年
辉煌的顶峰
16世纪晚期
明神宗时期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政治日益腐败·皇帝
明太祖
……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穆宗
明神宗
明光宗
明思宗
明神宗
在位48年,
九岁得治天下。
偏偏嗜财如命。
却做误国之君。
却又不理朝政。
生在帝王之家,
本是救国英主,
贵为九五之尊,
本已富甲天下,
20余年不理朝政。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政治日益腐败·皇帝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皇帝庙号
皇帝年号
执政表现
武宗
正德
世宗?
嘉靖
穆宗
隆庆
神宗
万历
光宗
泰昌
熹宗
天启
思宗
崇祯
热衷出宫玩乐,宦官刘瑾弄权
痴迷道教,权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20余年
贪恋女色
贪财好利,派宦官到处敛财,二十余年不临朝
在位仅30天
喜欢在深宫做木工,宦官魏忠贤擅政
刚愎多疑
明朝中后期皇帝及其执政表现一览
皇 帝
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政治日益腐败·皇帝
明太祖
……
明英宗
明代宗
明宪宗
明孝宗
明武宗
……
明太祖
明神宗
明熹宗
明思宗
王振
汪直
刘瑾
魏忠贤
宦官
“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明史》
魏忠贤
宦官专权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政治日益腐败·党争
明太祖
……
明英宗
明代宗
明宪宗
明孝宗
明武宗
……
明太祖
明神宗
明熹宗
明思宗
王振
汪直
刘瑾
魏忠贤
宦官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宦官专权
③党争激烈
朝政混乱
法纪松弛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政治日益腐败
(熹宗朝)周应秋:“每日勒足万金,都门有周日万之号。” ——(明)文秉:《先拨志始》
明思宗(崇祯帝):“吏兵二部,用人根本,近来弊窦最多。未用一官,先行贿赂,文武具是一般。近闻选官,动借京债若干,一到任所,便要还债。这债出在何人身上,定是剥民了,这样怎的有好官?肯爱百姓?”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
普遍性
严重性
朝政混乱、法纪松弛
政治日益腐败
地?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土地兼并严重
“蜀者···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
万历九年(1589年)赐潞王庄田4万顷;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赐福王庄田近2万顷;
致仕大学士徐阶占田24万顷;
大学士朱庚几乎侵占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有良田美宅.....
——陈梧桐 彭勇《明史十讲》
(皇室贵族)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
——《明清史编》甲编 第一〇本
土地兼并严重
百姓流离失所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内忧·土地兼并严重
土地兼并严重
百姓流离失所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
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明清史编》甲编 第一〇本
明朝内部
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日益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外患
女真崛起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外患·满洲崛起
明太祖
……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穆宗
明神宗
明光宗
明熹宗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八旗制度。
女真
明神宗
努尔哈赤
VS
明思宗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外患·满洲崛起
明太祖
……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穆宗
明神宗
明光宗
明熹宗
明思宗
清
1635年,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
明熹宗
皇太极
VS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清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外患·满洲崛起
明朝
VS
清(后金)
辽东战事
万历末年、崇祯初年加派辽饷520万两;
崇祯十年又加派剿饷280余万两;
崇祯十二年,再加派练饷739万两。
三饷合共1670多万两。
——陈梧桐 彭勇《明史十讲》
满清崛起
①威胁明朝统治
②加重百姓赋税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
一、明朝内部:
政治日益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二、明朝外部:
满清崛起
(①威胁明朝统治
②加重百姓赋税)
百 姓
三、自然灾害严重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自然灾害严重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自然灾害严重
材料一:“....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更可异者........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
——马懋才:《备陈大饥疏》
社会秩序受到破坏
材料二:“相聚为盗....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
犹得为饱鬼也。” ——马懋才:《备陈大饥疏》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明朝外部:
满清崛起
(①威胁明朝统治
②加重百姓赋税)
明朝内部:
政治日益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百
姓
农民起义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自然灾害严重
自然灾害严重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二、明朝灭亡的过程·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概况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二、明朝灭亡的过程·农民起义
陕北
李自成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李自成
“闯王”
英勇善战
二、明朝灭亡的过程·农民起义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二、明朝灭亡的过程·农民起义
李自成的起义军为什么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拥护?
1.李自成英勇善战
2.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3.队伍军纪严明
均田:平均土地
免赋:减免赋税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二、明朝灭亡的过程·农民起义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西安
1643年,攻入西安
政权: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
崇祯帝
(明思宗)
自缢
北京
明朝灭亡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推翻明朝灭亡
北京
山海关: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 吴伟业《圆圆曲》 节选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九宫山
二、明朝灭亡的过程·农民起义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明清易代
河
辽
鸭
绿
江
金
后
明
朝
鲜
渤
海
京师
(北京)
沈阳
(盛京)
赫图阿拉
萨尔浒
山海关
宁远
兴城
新宾
建州部
明代辽东边墙
女
真
1616年,努尔哈赤 建立后金
吴三桂投降清朝,清兵入关
1644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清朝建立
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明亡。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明朝外部:
满清崛起
(①威胁明朝统治
②加重百姓赋税)
明朝内部:
政治日益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百
姓
农民起义
一、明朝灭亡的背景·自然灾害严重
自然灾害严重
1368年
明朝建立
1644年
明朝灭亡
(根本原因)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堂小结
一、明亡背景
1.内忧(根本原因)
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
2.外患
满洲崛起 努尔哈赤:后金(八旗制度) 皇太极:清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二、明亡过程
1.李自成农民起义
a.口号:均田免赋 b.政权:大顺 c.攻占北京 明亡(1644年)
2.农民起义失败
清兵入关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点击添加标题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B
C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当堂检测:
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B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
√
√
√
当堂检测: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返回目录
背景
过程
练习
谢 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