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14 水从哪里来 主备人 郭亚兰 教者
课 型 讲读课文 课时 第2课时 时间 节数 2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学会本课的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2、读懂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师生共同研讨中,顺着小动物探求知识的思路,使“水的循环”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和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重 难 点 重点:学生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 教法:演示法。 学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一、课前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那你知道水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每天用这么多的水,水会用完吗?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水从哪里来》。板书课题:水从哪里来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出示生字卡片、学习会写的字。1、借助拼音,拼读生字。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顿 忽 然 岸 身 湿 吗 呆2、拼音,同桌互读互查。3、指名读,师生纠正错音。4、老师教读,学生练读。5、指导学生记忆字形。顿:左右结构,左边的笔顺是 忽: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 然:上下结构,四点底在下面,不能写在“犬”下面。身:身的笔顺是 ,最后一撇要出头。湿:左右结构,左边氵,右边是显。、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14 水从哪里来顿 忽然 岸 身 湿 吗 呆
作业设计 看拼音,写汉字。dùn hū rán ān 一( ) ( ) 上( ) shī dāi shēn( )透 ( )住了 ( )上二、选字填空。 吗 呢1、这支笔是谁的( )?2、你还回来( )?三、补充句子。1、 呢?2、 吗?四、组词。然( )( ) 身 ( )( )岸( )( ) 湿 ( )( )
教后反思
龙山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14 水从哪里来 主备人 郭亚兰 教者
课 型 讲读课文 课时 第2课时 时间 节数 2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巩固本课的16个生字,复习其中的8个。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水的循环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师生共同研讨中,顺着小动物探求知识的思路,使“水的循环”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和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重 难 点 重点:学生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 教法:演示法。 学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一、学习会认的字。1、出示生字卡片,借助拼音拼读。xióng ne ma hú li gū dōng bei熊 呢 嘛 狐 狸 咕 咚 呗 2、老师教读,指名读。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熊先后提出了哪些问题?2、学生自读课文,将小熊提出的问题画上记号。3、学生交流:小熊它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甲:小熊问:小溪的水流完了怎么办?学生乙:小熊问:山里的水流完了怎么办?学生丙:小熊问:天上的雨下完了怎么办?学生丁:小熊它们还问:狐狸身上的水哪儿去了?老师:狐狸还提了什么问题吗?学生甲:狐狸也提出了:雨会下完吗?4、师生研讨:雨会下完吗?(1)大家认为雨会下完吗?(2)自由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问题。老师小结:自然界里的水资源可以再生,水变成水汽升上天空,水汽变成云,云变成雨点儿,又落了下来,所以水不会消失,雨也下不完。三、拓展思维。课文中有这么多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水从那里来 云 水汽 雨点(下不完) 水( 下不完)
作业设计 看拼音,写汉字。dùn hū rán ān 一( ) ( ) 上( ) shī dāi shēn( )透 ( )住了 ( )上二、选字填空。 吗 呢1、这支笔是谁的( )?2、你还回来( )?三、补充句子。1、 呢?2、 吗?四、组词。然( )( ) 身 ( )( )岸( )( ) 湿 ( )(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