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01: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含义。
3.体会课文用多个事例说明观点,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
4.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含义。
2.体会课文用多个事例说明观点,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引入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疑问?让我们一起学习走进课文,相信你会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含义。(重点)
3.体会课文用多个事例说明观点,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重点)
4.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理解词语。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课文用科学史上的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6.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惯:“贯” 先竖折,中间一横稍长些。最后一笔点有力。
圃:整体要写大气些,“囗” 大一点,“甫” 稍小些。
蕊:“ 艹” 包裹下半部分,三个“心” 稍写扁平些。
蚯:左右结构, “丘”第五笔往上提。
阶:“ 介” 最后两笔先写竖撇,再写竖,勿太松。
域:“土”窄小, “戈”横短斜钩要长,里边“口” 要小,右上角有一点。
7.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重点)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难点)
二、品读释疑
1.课文论述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课文论述的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3.课文分别列举了哪三个具体事例?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
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地图上海岸线凸凹部分相互吻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俄裔美国睡眠专家发现睡觉的人眼珠转到时他正在做梦。
相同之处 我能找: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4.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
课文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概括地指出科学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发现、发明都是在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接着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指出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偶然的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给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5.讨论交流: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6.阅读方法解密:体会用多个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方法
为了证明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石蕊试纸的发现、大陆漂移、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作者用这三个具体事例不同程度地突出了科学家“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获得真理”的过程,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7.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有志者事竟成
有一句谚语: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最要紧的是志向。鸟从小就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美国前任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本宁顿学校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父亲为她约好了去见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什么。我说随便吧。”他对我说没有“随便”这个工作。并用逼人的目光对我说:成功之路是由目标铺成的。为了这句话。罗斯福夫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 我们熟悉的张海迪姐姐,虽然她残疾了,但她拥有一颗上进的心和坚定的志向,自学了多种语言,还学会了针灸,正因为她对自己要求严格,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她的“志”最后“成”了。“有志者,事竟成”的人还有很多,例如外国的爱迪生,如果没有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哪来今天的灯泡使我们在黑暗中得到光明。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有志者事竟成。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课文举了科学史上的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观点。
3.写作方法:举例论证的方法
(1)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本文在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观点后,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事例,证明只有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在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才能发现真理。论点鲜明,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2)举例:实践证明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是事业的脊梁,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柱。最穷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所以,每个想为国作出贡献的人,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陈涉少时,曾替人耕种,心中不满于这种处境,在垄上休息时,常常感慨长恨,有一回对同耕者说:假如哪一天富贵了,彼此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同伴嘲笑他:你现在替人耕田地位卑微,还说什么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唉,燕雀怎能知鸿鹄的志向呢?陈涉后来在大泽乡和吴广发动起义灭秦,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陈涉曾说: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雄心壮志,又岂是那些连好梦都不做一个的磕睡不醒的人所能比及的吗?
(3)练一练:选择一个论点,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述。
4.课堂小结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四、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勤能补拙》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