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5 11: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课时作业: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马可·波罗来华
2.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条件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B 目的 扩展对外贸易,增加政府收入
C 影响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D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朱元璋以来的海禁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该材料能够用来佐证 (  )
A.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我国的政治影响
B.郑和下西洋打破了明朝的海禁政策
C.郑和下西洋不利于国家边疆的稳定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4.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下列哪些地区 (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戚继光祠堂中有一副对联,内容为“千秋隆祀典,百战著勋名”。下列能够体现戚继光“百战著勋名”的事件是 (  )
A.澳门反侵略之战
B.台州九战九捷
C.郾城大捷
D.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6.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郑和小名“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庙”“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最合理的结论是 (  )
A.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郑和充满着爱戴和敬意
B.郑和威名远播致四方拜服,对其奉若神明
C.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特别喜欢宝藏
7.1553年,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是( )
A.葡萄牙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
8.从郑和下西洋促进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到戚继光抗倭的民族冲突的变化,根本原因是(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B.明朝国力由强变弱
C.皇帝不理朝政 D.明朝统治黑暗
9.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材料中的“永乐皇帝”指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10.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该壮举发生于下面年代尺中的哪一个世纪(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11.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戚继光 B.文天祥
C.郑和 D.岳飞
12.山东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抗击倭寇侵扰有关。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过“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明朝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戚继光 D.郑和
13.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14.如图是戚继光纪念馆,该馆是为了纪念戚继光在此地抗击倭寇。“此地”指的是 ( )
A.杭州市 B.开封市
C.台州市 D.南京市
15.如图对联赞颂的是( )
A.玄奘 B.郑和 C.鉴真 D.戚继光
16.“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一个过去很少有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最早开通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B.到达了亚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
C.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属于民间自发的远洋航海活动
17.2021年是郑和下西洋616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如下)中的哪一时段( )
…… 13
世纪 14
世纪 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 18
世纪 ……
A.14世纪 B.15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二、非选择题
18.《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
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
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大帝
人物资料: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材料中“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何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板块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材料一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
(2)请指出纪念邮票发行的时间。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
板块三:沿海告急,帝国衰落
材料三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4)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三 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他们的独创性本身表现在航海方面正如其他方面一样……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1)郑和船队第一次远航的出发地是材料一中的________(填字母),郑和的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________(填字母)和红海沿岸________(填字母)。
(2)材料二中郑和“奉”的是谁的命令?“永乐三年”是哪一年?郑和的这一事迹有何意义?
(3)材料三批驳了中国人是“非航海民族”的观点,赞扬了中国人在航海方面的独创性,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四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4)材料四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品质?
(5)除了材料四所反映的事件外,明朝中后期,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试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歌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戚继光。他的主要事迹是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2.B
3.D
4.B
解析: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B
6.A
7.A
8.B
解析: 
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是世界上的强国。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明朝中期以后,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患严重,明政府派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故从郑和下西洋促进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到戚继光抗倭的民族冲突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明朝国力由强变弱。故选B。
9.B
解析:
永乐皇帝为明成祖朱棣,明太祖为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为明惠宗朱允炆,崇祯帝为明思宗朱由检。
10.B
11.A
12.C
13.B
解析: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出现郑和下西洋壮举的经济基础,也是主要原因。A、C、D三项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
14.C
15.D
16.C
17.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这一时间段属于15世纪。
二、非选择题
18.(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反抗斗争不断。1368年。
(2)2005年。
(3)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传统:和平外交,友好往来。
(4)戚继光抗击倭寇。结果: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精神:感受到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一味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精神。
19.(1)D C A
(2)明成祖。1405年。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南宋造船技术高超,所造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宋元时期,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明朝郑和的远航从航行时间、船队规模、船只大小、航海距离等方面都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
(4)戚继光抗倭。品质:戚继光立志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5)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