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课时作业: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1.两宋时期,曾出现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
A B C D
2.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高的早点之一,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名称表达了百姓对哪一人物的憎恨之情( )
A.秦桧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岳飞
3.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侵略
4.有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一段时期历史的反映。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
A.描写杭州的美丽景色
B.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C.歌颂汴州的繁华富庶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偏安
5.宋金和议后形成的政权对峙示意图是 ( )
A B C D
6.“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
A.北宋与辽议和,互送岁币
B.南宋与金的和议中,金割让领土给南宋
C.北宋向金称臣并送岁币
D.南宋与金议和,以淮水为界,双方休战
7.“金人所处之天然环境,又远不如宋,时时欲进攻宋之疆土,取得优良生活环境之必要。……钦宗生长于深宫之中,更事甚少,宰执者朝曰主和,夕曰主战,各陈其是非利害,使听者耳荧心惑。”材料反映了 ( )
A.女真崛起的原因
B.宋金和议的影响
C.北宋灭亡的背景
D.南宋偏安的表现
8.金太祖说:“辽以镔铁为国号,象征辽国坚硬如铁。铁虽坚硬,最终难免朽烂。唯有金不变不坏。”于是立国号为金。该史料反映了( )
①契丹政权国号的起源 ②辽灭亡的原因
③女真政权国号的起源 ④金打败辽的原因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下面是火炕结构示意图。火炕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的“取暖神器”,沿用至今。这个少数民族是 ( )
A.契丹 B.党项 C.突厥 D.女真
10.岳飞《满江红》中的句子:“靖康(宋钦宗年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靖康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西夏灭亡
11.下面为火炕结构示意图,它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的“取暖神器”,沿用至今。这个少数民族是( )
A.契丹 B.党项
C.突厥 D.女真
12.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3.下图主题处填写较为合理的是( )
A.宋金对峙与社会变化
B.民族交融与政权并立
C.宋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D.对外开放与民族危机
14.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一线划定为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 )
A.金灭辽 B.宋辽和议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
15.《百家讲坛》中曾提到“塞北三朝”,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
A.辽、西夏、北魏 B.大理、金、西夏
C.吐蕃、西夏、辽 D.辽、西夏、金
16.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为了了解岳飞的事迹,我们可以研究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澶州大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
17.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由此可见 ( )
A.民族交融推动女真部落的发展
B.女真部落完全舍弃本族文化
C.女真势力壮大源于南宋的帮助
D.女真经济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二、非选择题
18.识读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请写出以上地图中B表示的南宋都城的名称。
(2)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双方以 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极其富强的王朝,突然崩盘……徽宗和钦宗这两个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皇妃、皇子、公主等宗室贵戚、大臣等人,都被押送到了北方。
材料二 在杭州西湖栖霞岭下,有一座墓园名叫“精忠园”。墓门上的对联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园内两座塑像(见下图)非常有名。
材料三 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又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这两座塑像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情感?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4)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兴起于东北地区;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兴起于西北地区。所以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应该是C。
2.A
解析:
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反映了百姓对秦桧的憎恨。故选A。
3.C
4.D
5.C
6.D
解析: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D符合题意。
7.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灭亡的背景。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8.A
解析:
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他在11世纪末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据“‘辽以镔铁为国号,象征辽国坚硬如铁。铁虽坚硬,最终难免朽烂。唯有金不变不坏。’于是立国号为金”可知,该史料反映了契丹政权国号的起源和女真政权国号的起源。故选A。
9.D
10.C
11.D
12.D
13.B
14.D
15.D
16.D
17.A
二、非选择题
18.(1)B:临安。
(2)淮水 大散关 中都
19.(1)北宋灭亡。在历史上又被称为“靖康之耻”(或“靖康之变”)。
(2)“忠骨”指的是岳飞,“佞臣”指的是秦桧。两座塑像反映了人们对忠君爱国者的敬佩与怀念和对陷害忠良的奸臣的痛恨。
(3)宋金和议。南宋与金。
(4)特点:时和时战,同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主流:经济文化交往,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