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理论指导 标 志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牛顿力学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磁学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理论
指导和标志吗?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阅读P102和104第一段,完成下列内容
1、时间:
2、标志
(内容):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3、起源于:
4、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注意: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美国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航天技术:1919年,美国物理学家戈达德预言火箭能冲破地球引力到达月球,甚至更遥远的太空。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1997年2月向世人公布。这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有争议的科技突破之一。
多利(克隆羊)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
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
60%,80年代已达80%
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P105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
H
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 第三次的是( )
CD
ABEF
GH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
美国
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
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
基因工程
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
3、是谁发明了火车?
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
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
4、是谁发明了轮船?
瓦特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富尔顿
莱特兄弟
卡尔·本茨
、是谁改进了蒸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科技革命)
·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蒸汽机的改良
牛顿的力学
英国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改良的蒸汽机
煤炭
火车,轮船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法拉第的电磁学
美国、德国
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电力、石油
汽车,飞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正在进行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人类由电气化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
核能、风能、太阳能
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宇宙飞船等
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较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标志性发明
理论基础
领先国家
实质
动力机器
能源
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