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1.了解晶体与结晶,初步了解结晶现象; 
2.掌握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法。 
3.了解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和实验操作; 
学习目标 
一、晶体与结晶 
硫酸铜 
金刚石 
石英 
方解石 
明矾 
雪花 
1、晶体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怎样可以制得美丽的晶体呢? 
2、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在水中加入研碎的溶质 
配制热的饱和溶液 
冷却 
有晶体析出 
将水加热至沸腾 
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 
(2)蒸发溶剂结晶法: 
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 
(适合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3、结晶的方法 
(1)冷却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法) 
保持溶剂的量不变,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明显的物质) 
P211 
怎样制造较大的晶体? 
晶体不是生物,可它也能生长。将一颗小的现成的硫酸铜晶体悬着浸入其饱和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如果在烧杯中继续倒入饱和硫酸铜溶液,则结晶体的增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你将会得到一颗美丽的大晶体。 
二、结晶法的应用 
利用结晶法,可以将我们需要的物质从含杂质的混合物中分离或提纯出来 
例如,海水晒盐、蔗汁制糖 
海水晒盐 
粗盐的提纯 
1.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除去粗盐中_________的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难溶性 
1、溶解 
不溶性 
不澄清 
搅拌,以加速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 
混合物 
操作注意事项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①盛液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 
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1)过滤器组成:漏斗和滤纸。 
(2)过滤操作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__、烧杯、_______、漏斗。 
2、过滤操作(P213-214) 
铁架台 
玻璃棒 
一贴: 
二低: 
三靠: 
不溶性固体 
食盐溶液 
澄清 
固 
液 
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 
3、蒸发结晶 
较多晶体 
水分蒸发,晶体完全析出 
氯化钠 
蒸发皿尚有余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发可节约能源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难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后的分离方法: 
(一)过滤法 
 
可溶性固体混合后的分离方法: 
(二)结晶法 
 a、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b、冷却结晶(分离KNO3与NaCl溶液) 
小结: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1.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析出的是(  ) 
经典例题 
C 
2、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C 
第七章 溶 液 
3、上述实验改正错误后,过滤一杯浑浊的水,经过两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显浑浊,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快点结晶出来,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常温下使水蒸发 
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 
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C 
课 堂 小 结 
第七章 溶 液 
作业:P 214 
7.4习题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