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认识图形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认识图形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5 14: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课题 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性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首先,找出积木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纸上描出图形。然后,把形状相像的放在一起,进行分类,进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活动的目的有两个,利用学生描出的大小不同的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是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活动二,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是学生初步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各有6个面,以及6个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同时,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学情分析
辨认简单的平面图形,学生在上学前都有一定的基础,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些内容是发展初步空间观念的素材,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画图形以及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通过小组合作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分类,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通过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初步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6个面的特征,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与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关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在方格纸上描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描的图形分类,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运用现实素材引入新知
二、感受“面”从“体”得
进一步从长方体、正方体中认识平面图形。
四、巩固新知: 这是同学们最爱的积木,大家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
2、大家都带了哪几种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举起来看看。我们今天一起从这两个立体图形中寻找新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白纸和彩笔拿出来,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按在纸上描一描。
2、教师提出要求,“把形状相像的放到一起”?
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像这样的图形,叫做长方形,像这样的图形叫做正方形。
4、师:刚才我们从正方体中找到了一个面,是长方形,也从长方体中找到了一个面是长方形。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呢?大家找一找。相互说一说。
小结: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像这样的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师:1、观察正方体。用手摸一摸,刚才我们描的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这个面叫做什么图形?
2、大家找一找,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你是怎样数的?
3、师:跟着老师再数一遍.
4、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8页,第2题,在方格纸上描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要使用直尺)
练一练第4题:略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独立操作活动。(画3个)
学生画好剪下来,小组讨论把小组内剪下的平面图形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把分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生:有的大,有的小。
生:都是长长的
生:都是方方的
学生从教室中找找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生:平平的,滑滑的。
生:正方形。
生:一共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上面一个面,下面一个面,左、右、前、后各有一个面。
生:6个面相等。
学生跟着老师再数一遍。
生:有6个面,
生: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面是正方形。(这是特殊的长方体)对着的面相等。
学生描(用直尺)
生:沿着画4条边,每条边占了5个格子。
生:上、下两条边占了7个格子,左右两条边占了5个格子。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在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
学生合作交流,归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周围环境中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体,正方体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人 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回答问题 行为习惯 知识掌握情况
自己



小组



教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种图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描图、找图,体会面在体上。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设计还需要再完善,比如:在学生描的过程中,可以让描的好的学生介绍经验,学生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老师在教学中要真正转变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与学生多交流!老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另外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感觉自己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