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机械运动(1)
点击要点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为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作的描述往往也不同。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 而言的。
3.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 和 。直线运动按速度可分为 和 。
5.机械运动的分类:
:在相等的一 内通过的路程
直线运动: 相等, 保持不变的运动。
变速真线运动
课堂讲练
例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做参照物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做参照物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巩固训练1 杭州市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杭州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例2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
巩固训练2 甲、乙、丙三人各乘二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 )
A.甲飞机 B.乙飞机
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飞机升空
C.飞行的子弹 D.地球公转
2.歌中唱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中的运动物体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看月亮的人
C.白云 D.太阳
3.(2011连云港)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4.在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杯子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在车厢内行走的旅客
B.静坐的乘客
C.路旁的树木
D.路旁的高山
5.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
6.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某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车厢中放茶杯的小桌
C.铁路旁的树木
D.铁路边的建筑物
7.皮筏漂流是近几年来一项热门的水上活动,一漂流者坐在橡皮筏上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橡皮筏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8.下列不是曲线运动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B.荡秋千
C.光信号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圈
D.运动员在体育场中跑三千米
9.在一条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东行驶,并且甲车比乙车快,乙车比丙车快,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时,乙、丙两车向西行驶( )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地面
10.甲、乙两汽车互为参照物时,处于相对静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来描述它们时,则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
A.甲、乙都静止
B.甲、乙同向等速行驶
C.甲、乙都静止或同向等速行驶
D.甲、乙两车异向等速行驶
11.自行车在平坦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自行车各部件中,在做曲线运动的是( )
A.坐垫 B.前轮轴芯
C.尾灯 D.气门芯
12. (2011无锡)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二、填空题
13.物理学里把 叫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被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叫 。
14.平时我们说“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 为参照物;说“太阳躲到乌云后面”,则是以 为参照物。
15.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16. (2011鸡西)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17.小华乘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上楼,相对于 ,她是运动的;相对于 ,她是静止的。
18.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时,自己是 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时,自己是 的。
19.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五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宇航员杨利伟手中拿着一支笔,当他松手后,笔“悬”在空中,这支笔相对于 是静止的,相对于 是运动的。
20.如图所示,司机回答乘客的话是以 为参照物,而马路旁小朋友的赞叹又是以 为参照物。
三、简答题
21.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快慢相同的甲、乙两辆车一前一后向北行驶,问: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车均向北行驶?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什么运动状态?
(3)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车均向南行驶?
22.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该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怎样的?
23.寒假,李宏乘火车到郊外旅行,火车开动以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杂志,当他忽然抬头向车窗外望去,看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下面加横线的三种运动情况,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物而言的?填人下表。
运动情况
参考物
火车开动
一动不动
飞快地后退
24.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由于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运动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图中有小明、小红、小车、树木、地面,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说明上述观点。
回答:以小红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 、 为参照物,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若分别选取 、 为参照物,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2机械运动(1)
【点击要点】
1.不动
2.地面
3.参照物 参照物
4.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5.匀速直线运动 时间 方向 曲线运动
【课堂讲练】
例l B解析: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并非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做参照物,例如我们想研究正在运输行驶的火车中某物体的运动常常要以火车为参照物,研究地球公转时,以太阳为参照物,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巩固训练l C 解析:既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由可以选静止的为参照物。但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例2 D解析: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有三种情况:直升机向上运动;直升机向下运动;直升机向下运动,但下降的速度比跳伞运动员下降的速度慢。故跳伞运动员无法判断。
巩固训练2 C
【跟踪演练】
1.A 2.C 3.A 4.B 5.A 6.B 7.C 8.C 9.A 10.C 11.D
12.C解析: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甲火车运动较慢时,那坐在甲车上的小华就看不到乙火车的车尾。速道题最好用排除法,建立合理的物理情境,逐个确认。
13.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
14.太阳 乌云
15.船 江岸
16.静止的 流水
17.地面 自动扶梯
18.运动静止
19.飞船地球
20.车(车内物体)路面
21.(1)公路(2)静止(3)比甲、乙更快的向北行驶的车
22.可能是静止的或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但速度小于列车的速度<只回答向南运动
也行)。
23.地面 火车 火车
24.树木、小明;树木、
2.2 机械运动(2)
点击要点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可以用 通过的 来比较。
(2)可以用 需要的 来比较。
2.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 叫速度。
(3)公式: ,变形公式有: , 。
(4)主单位:“ ”,单位符号为“ ”;读作 “ ” 。
常用单位“ ”,单位符号为“ ”。
(5)单位换算:1米/秒= 千米/时
3.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课堂讲练
例1 在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3.09秒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同时刷新他创造该项目的亚运纪录,他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米/秒。
巩固训练1 小宇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9千米,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为 小时。
例2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时间是 ,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秒)
14.2
13.7
13.9
巩固训练2 下图(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a)表明:
;
图(b)表明:
。
例3 (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一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巩固训练3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相差10米。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与乙同时赛跑,则谁先到达终点?若让乙从起跑线超前10米,再与甲同时起跑,则又是谁先到达终点?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拖拉机在10分钟内行驶了2400米
B.某同学用105秒骑自行车行驶了1000米
C.飞人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最新百米世界纪录是9.69秒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的限制速度是30千米/时
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米/秒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一辆汽车,30分钟通过了36千米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
A.20米/秒 B.10米/秒
C.12千米/时 D.36千米/时
4.测定某同学的快跑平均速度,测得结果是跑前24米用了4秒,跑后100米用了12秒。该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
A.6米/秒 B.8.3米/秒
C.7.15米/秒 D.7.75米/秒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前行驶,甲车速度为4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30千米/时,丙车速度为20千米/时,乙产生了向后退的感觉,此感觉来自于( )
A.乙选择甲车作参照物
B.乙选择自己作参照物
C.乙选择丙车作参照物
D.乙选择电线杆作参照物
6.(2011泉州)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200米 B.400米
C.2000米 D.10000米
7.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它们运动的距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秒,乙车离P点10米
C.甲车比乙车早3秒通过Q点
D.经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6米
8.在有风速为3米/秒的东风的天气中,某同学以3米/秒的速度向西跑,他的感觉将
是( )
A.无风
B.有东风,风速比他不跑时更大
C.有东风,风速比他不跑时小些
D.有西风,风速比他不跑时更大
9.一辆车的车身长为30米,匀速通过100米长的大桥时,用了13秒,它以同样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秒,则这座桥的长度是( )
A.230米 B.170米
C.140米 D.200米
10.车站的自动扶梯1分钟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下端的人送上去;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需3分钟。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
A.3分钟 B.2分钟
C.0.25分钟 D.0.75分钟
二、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0米/秒= 千米/时;
(2) 108千米/时= 米/秒。
12.火车速度是71千米/时,汽车速度是20米/秒,则火车速度 (填“>”、“<“或“=”)汽车速度。
13.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14.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 时。
15.(2011哈尔滨)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米/秒;两车 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16.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千米/时,而磁悬浮快速列车设计速度为500千米/时,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300千米,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
时。
三、计算题
17.小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填“东”、“西”、“南”或“北”)风,风速是 米/秒。
18.放学了,某同学在离校回家的路上,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估测出他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米/秒,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米/秒。那么,请你帮他计算一下,该同学在回家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 米/秒。
19. (2011连云港)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104千米),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千米/时。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千米。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 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千米/时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 时。
20.商场中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当他用同样的速度沿开动下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48级,则静止时自动扶梯露出的级数为多少?
2.2机械运动(2)
【点击要点】
1.(1)相同的时间路程(2)通过相同的路程时间
2.(1)运动快慢 (2)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 v=s/t s=vt t=s/v (4)米/秒m/s米每秒
千米/小时km/h (5) 3.6
【课堂讲练】
8.4解析:v=llO米/13.09秒≈8.4米/秒
巩固训练1 0.5解析:t=s/v=9千米/5(米/秒)=9千米/5×3.6(千米/时)=0.5时
例2 乙 13.7秒 相同路程比时间
巩固训练2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
例3 D解析:本题为图像信息题,题目中的时间一速度图像表示:在8:20~8:23时间段内他驾车加速前进,车速由40千米/时增加到60千米/时;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匈速前进;在8:27时刻紧急刹车,极短时间内车速降到20千米/时,然后加速到40千米/时,可见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因此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
巩固训练3解析:对这个问题也许会这样分析,甲跑100米,乙只能跑90米,既然乙落后了10米,那么他多跑10米,他们就能同时到达终点。这样的分析是不对的,因为不能只虑到他们不能同时到达的原因是路程相差10米,而应考虑造成路程相差的原因是两人速度不嗣,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甲跑完100米;乙只跑了90米。若甲多跑10’米,由于甲的时词短,所以仍是甲先到达终点。若乙从起跑线起超前10米,再与甲同时起跑,那么甲跑100米的时间与乙跑90米的时间相同,则他们将同时到达终点。
【跟踪演练】
1.C 2.A 3.A 4.D 5.A 6.C 7.D 8.A 9.B 10.D
11. (1) 36 (2) 30
12.<
13.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同的路程中所用时间 速度
14.汽车(或司机等)0.2
15. 15 西、
16.2.4
17.西 5
18.2.4
19.7 1260
20.24级
2.2 机械运动(3)
点击要点
1.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a.快慢不变.b.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2)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公式:速度= ,即v= 。此公式表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注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即勘的大小不变,千万不能 将数学表达式v=s/ t理解成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它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3)单位:国际单位是 (读作 ),常用单位km/h(读作千米每小时),两者换算关系是1米/秒=____千米/时。1米/秒的意义是 。
(4)路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叫做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注意]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指同二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中的路程、速度和运动时间,s和t所用的单位必须与v的单位统一。
2.变速直线运动。
(1)特点:a.快慢是变化的.b.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2)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公式:v=s/ t。用此公式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是指平均速度。
[注意]平均速度描述了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t这段时间内或在s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计算时只要求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不要求计算若干段路程(或时间)的平均速度。
课堂讲练
例1 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500米长的平直马路。有次他从学校回来,开始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明在前一半的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秒,他从学校到家的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巩固训练1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1小时走了20千米,第2小时走了23千米,第3小时走了25千米,第4小时走了28千米,求:
(1)在全路程上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汽车在中间两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
A.长 B.短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秒钟通过了150米的路程,则汽车的速度是( )
A.1500米/秒 B.150米/秒
C.50米/秒 D.15米/秒
3.下列运动的物体属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
B.快慢不变地在圆形跑道上行驶的摩托车
C.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快慢不变地前进
D.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4.一位短跑运动员的百米成绩是10秒,他前5秒跑过45米,则他百米的平均速度是( )
A.9米/秒 B.10米/秒
C.4.5米/秒 D.20米/秒
5.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秒内通过20米的路程,那么它前2秒内的速度是( )
A.20米/秒 B.10米/秒
C.5米/秒 D.无法确定
6.下列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3)(4)
7.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4秒以3米/秒的速度运动,后6秒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则它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4米/秒 B.3米/秒
C.5米/秒 D.4.2米/秒
8.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前4分钟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米/秒
C.乙同学第4分钟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米
9.有一辆汽车在第1秒内前进了4米,以后的3秒内前进了12米,则这辆汽车的运动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在讨论为什么科学要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运动
B.生活中很多运动问题都可以近似地运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
C.研究运动必须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这是运动学的基础
D.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研究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
二、填空题
11.一个以2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米。
12.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个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5米,在第2个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在第3个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5米,则该物体在第1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第2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第3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在整个3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13.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丙两车的速度,而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以 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以 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14.向正东开出的一辆小汽车,第1小时走60千米,第2小时走60千米,第3小时前半小时走了35千米,后半时走了25千米,那么这辆车的运动 (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探究、计算题
15.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0分钟走了5.4千米,休息10分钟后,又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0分钟,求:
(1)前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16.有一位乘客坐在一列速度为v1=14米/秒行驶的火车上,从窗口看见另一列火车迎面驶来,车长140米,速度现v2=14米/秒,问:这列火车完全从乘客身边经过需要多长时间?
1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羽毛球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只相同的羽毛球,每只羽毛球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羽毛球内固定3倍于羽毛球质量的小金属球,在丙羽毛球内固定8倍于羽毛球质量的小金属球。然后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数码相机自动连续拍摄的方法记录羽毛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的一段。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拍摄羽毛球的运动过程中,选择以竖直砖墙为背景的作用是 。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羽毛球所做的运动都是
运动。
(3)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乙羽毛球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
;假设甲羽毛球下落的速度为v,则丙羽毛球下落的速度为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提高班习题精选
1.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B.如甲通过的时间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2.某车站并列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从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
A.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D.甲车向南运动,乙车没动停在站台上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4.某同学坐在甲火车中,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火车以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三列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行驶
B.甲、乙、丙火车都在同向行驶
C.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5.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时间之比为2:1,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 3:1 B. 1:3 C.3:4 D.4:3
6.在一次体育活动时,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秒内,乙跑得较快
D.在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7.观察下图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
8.(2010天津)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地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9.人急走的速度大约是2米/秒,人急走通过6米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秒。如果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0米/秒,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米处开始穿越马路才安全。
10.(2010济宁)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1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
风。甲、乙、丙三人骑车的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2.长20米的列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40米的铁桥,问该车全部通过需多长时间?该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又是多少?
13.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同原声分开,请问:
(1)0.1秒声音可以传播多远?
(2)反射回声的墙至少离人多远?(声音速度取340米/秒)
14.某物体以12米/秒的速度运动320秒,又以750米/分的速度运动4分钟;休息5分钟,又以41.4千米/时的速度运动0.1小时,求:
(1)从大到小把四段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口,、功、功、让排列起来;
(2)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3)前15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前18分钟内物体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2机械运动(3)
【点击要点】
1.(2)运动快慢 路程/时间 s/t (3)米/秒 米 每秒 3.6 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米
【课堂讲练】
例l 250 1.67解析: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推算出
巩固训练l (1) 24千米/时 (2) 24千米/时
【跟踪演练】
1.D 2.D 3.C 4.B 5.C 6.C 7.D 8.C 9.D 10.D
11.2
12.2.5 2 1.5 2
13.地面 南 丙车
14.不是
15. (1)3米/秒 (2) 2.83米/秒
16.5秒
17.(1)测量路程的标尺(刻度尺) (2)匀速直线(3) 4mg 3v 羽毛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提高班习题精选】
1.C 2.C 3.C 4.C 5.B 6.D
7.月亮 云
8.平均速度v=s/t=s/(tl +t2 +t3) 乌龟
9.3 30
10.乙的速度比甲大 乙出发比甲晚15分 甲、乙出发后在60米处相遇等(若学生说出其他信息,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11. 西 丙 甲
12.6秒 2秒
13. (1) 34米 (2)17米
l4.(1)v2>v1>v4>v3 (2)9米/秒 (3)8.1米/秒 (4) 93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