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呼吸与健康(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呼吸与健康(2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5 20:05:06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呼吸与健康(第二课时)
学科
生物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
生物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再认肺的结构及发生在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二)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肺的结构及功能相关的生命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关注呼吸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从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呼吸健康问题。
教学难点: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选择健康地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复习肺的结构及功能
复习人体呼吸过程中,发生在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发生的原理。
体会肺的结构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肺的通气功能
提出问题:如何衡量一个人肺功能的强弱呢?
1.
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肺活量。
2.
分析资料“
初中生体质健康检测项目——肺活量的标准(示部分)”,明确肺活量有个体差异,可通过运动来提升。
3.
建立气胸与肺和胸膜腔生理分布上的关系。
肺的通气功能依赖于肺的完整结构以及和胸廓、从胸腔各结构间的协调统一。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肺的换气功能
1.
从习题资料中获取信息,了解肺泡细胞种类及功能的多样性。
2.
分析资料,了解肺泡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从细胞水平认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运用所学解释与肺相关的异常生命现象
1.
肺结核—其他种生物对人体肺的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种生物对人体肺的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3.
肺水肿—吸烟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肺的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关注呼吸健康。
课堂小结
1.
肺的结构及特点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间的关系。
2.
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利于肺的结构完整或肺功能的完善,从而维护呼吸健康。
再次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教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呼吸与健康(一)
学科
生物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
生物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呼吸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运用习得的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因呼吸道结构与功能异常引发的相关健康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结构与功能观。
2.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教学重点:从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呼吸健康问题。
教学难点: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选择健康地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复习组成呼吸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
引导学生从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进行复习,为新课打下基础。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呼吸道健康问题。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组成呼吸道的各个结构发生异常时,其功能会发生什么改变?
1.区分上呼吸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1)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
(2)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2.组成鼻的结构异常时,引发的功能改变及表现的临床病症。
(1)鼻甲肥大
(2)鼻息肉
(3)鼻中隔偏曲
(4)鼻炎
(5)鼻窦炎
3.组成咽的结构发生异常,引发的功能变化及表现的临床病症。
(1)咽炎、扁桃体炎
(2)口咽癌
4.组成喉的结构发生异常,引发的功能变化及表现的临床病症。
5.组成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发生异常,引发的功能变化及表现的临床病症。
(1)慢性支气管炎
(2)支气管哮喘
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到:当组成呼吸道的结构异常或者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呼吸道的功能就会发生改变,进而引发相应的病症,出现相关的呼吸健康问题,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危害。
运用习得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呼吸道疾病。
分析资料,用习得的生物学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呼吸道疾病,培养和提升科学素养。
1.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1)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A.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B.如何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从人体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结构异常引发的肺部功能变化。
2.走进感冒,了解感冒。
(1)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2)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3)胃肠型感冒
运用习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解释或解决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运用习得的关于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相关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健康问题基本是因为病毒、细菌感染或者物理化学刺激等引发了呼吸道的结构异常,致使其功能发生改变,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病症。保护呼吸道结构正常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呼吸道健康。
1.分析几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发现呼吸道疾病通常跟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2.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呼吸道结构和功能正常,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根本方法。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课堂小结
1.呼吸道健康问题:结构异常导致功能改变
2.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呼吸道结构和功能正常,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明确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