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即学即练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即学即练课件(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5 22: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宋)(局部)
材料: (宋代中国)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列举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2、了解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时间。
4、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1、农业发展的表现:
(1)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从越南传入 ,成熟早,抗旱力强。
(3)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
(4)长江下游和 成为重要粮仓,出现了
“ 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5)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
(6)南宋后期, 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即学即练
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表现:
(1)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从越南传入 ,成熟早,抗旱力强。
(3)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
(4)长江下游和 成为重要粮仓,出现了
“ 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5)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
(6)南宋后期, 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即学即练
一、农业的发展
占城稻
首位
太湖流域
苏胡
茶树
棉花
合作探究:
农业的发展原因
从以下材料中,探究宋代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一
材料二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三 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材料四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合作探究:
农业的发展原因
从以下材料中,探究宋代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一
材料二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三 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材料四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B.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C.耕作技术提高,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D.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考考你
1、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B.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C.耕作技术提高,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D.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考考你
C
考考你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宋朝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宋代的水稻新品种占城稻引进于( )
A.美洲 B.越南 C.天竺 D.日本
考考你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宋朝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宋代的水稻新品种占城稻引进于( )
A.美洲 B.越南 C.天竺 D.日本
B
3、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D.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考考你
3、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D.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考考你
D
4、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考考你
4、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考考你
A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2、制瓷业
3、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 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已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 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很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 地位。南宋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 。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2、制瓷业
3、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 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已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 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很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 地位。南宋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 。
丝织
海南岛
景德镇
江南
领先
指南针
5、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A.四川 B.杭州 C.泉州 D.海南岛
考考你
5、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A.四川 B.杭州 C.泉州 D.海南岛
考考你
D
考考你
6、?瓷器英语为“china”,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泉州 B. 景德镇 C.广州 D.杭州
考考你
6、?瓷器英语为“china”,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泉州 B. 景德镇 C.广州 D.杭州
B
考考你
7、右图是“南海一号”沉船。“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通过研究它,我们能够获得的直接信息是宋代哪些行业的发达:
A.丝织业和农业 B.制瓷业和造船业
C.造船业和渔业 D.对外贸易
考考你
7、右图是“南海一号”沉船。“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通过研究它,我们能够获得的直接信息是宋代哪些行业的发达:
B
A.丝织业和农业 B.制瓷业和造船业
C.造船业和渔业 D.对外贸易
在遥远的11世纪,东方曾经有一个国家,它几乎占有了整个世界的财富,它所爆发的商业革命比西方早500年。这个国家就是宋朝。
——美国纽约时报
《货郎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地位: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开封汴河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1)最大的是 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2)到处可以开设商铺,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 。
(3)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
2.海外贸易:
(1)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半岛和非洲东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 加以管理。
3.纸币产生:
(1)产生: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纸币产生:
(1)产生: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1)最大的是 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2)到处可以开设商铺,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 。
(3)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
2.海外贸易:
(1)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半岛和非洲东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 加以管理。
开封
夜市
草市
阿拉伯
广州
四川
市舶司
交子
考考你
8、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户部 D.兵部
考考你
8、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县衙 D.兵部
B
考考你
9、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 ?)
A. 使用秧马拔秧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考考你
9、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 ?)
A. 从越南传入占城稻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唐前期城市仍实行坊市制度,但作为居民区的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完全移入城内,并严格分开。商业活动集中在市中进行,每天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市,日没前三刻击钲(小锣)三百声收市。市设有市令,两京及上州皆为品官,中州至下县则为吏,负责市门启闭、管理市场交易。?
——《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打破市、坊界限
长安
开封
西市
东市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唐前期城市仍实行坊市制度,但作为居民区的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完全移入城内,并严格分开。商业活动集中在市中进行,每天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市,日没前三刻击钲(小锣)三百声收市。市设有市令,两京及上州皆为品官,中州至下县则为吏,负责市门启闭、管理市场交易。?
——《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①商业活动范围不受限制,打破市、坊界限;
②商业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
宋代商业活动的特点:
观察图标: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观察图标: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商业中心
纺织中心
粮食中心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商业中心
纺织中心
粮食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唐朝中期
开始
南宋完成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织业海南岛技术先进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 地位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为鼓励贸易设立 管理。
商业城市:
海外贸易:
货币:
田地:
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纸币 。
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
成为瓷都;
广州、泉州
市舶司
“交子”
粮食作物:
生产技术(工具):
垦田面积扩大
从越南传入占城稻
复种技术
秧马
经济作物:
茶、棉花的推广
景德镇
领先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达百万
四川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