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5 19: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哪些呢?
它们又发挥了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材料一: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材料二: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结合材料,思考雕版印刷术的缺点
雕版印刷术费工费时,浪费材料,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不能修改。
①发明者:北宋 毕昇
②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泥活字版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对比雕版印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有何优点和创新?
创新
省时省力,可循环使用;错别字也可及时更换
死版变活版,死字变活字
“(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优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胶泥刻字
木活字
转轮排字法
元 王祯 《农书》
铜活字
元朝中期
泥活字版
轮转排字法
活字印刷书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
朝鲜、日本
13世纪
东南亚
欧洲、波斯
降低了制书的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影响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罗伯特
活字印刷书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
(1)出现: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 王充《论衡·是应》
指南针
(2)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磁针。
北宋时制造的四种磁性指南工具:悬丝法﹑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
指南针(指甲旋定法)
指南针(水浮法)
指南针(缕悬法)
指南针
(3)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
指南针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指南针、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哥伦布也不可能远航到美洲……”
——美·罗伯特· 《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指南针
①指南针应用在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
③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影响
(1)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火药
(2)发展及应用: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3)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4)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chong)。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火铳。
小口径火铳是枪的前身,大口径火铳是火炮的前身。
早期大口径火铳用铜制造,所以,它又称铜火铳。
(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火药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影响
传播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
——德克·海德
火药的传播及影响
我国四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改变了作战方式 ,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影响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培根《新工具》
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器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
①宋朝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时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陆路
陆上丝绸之路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急递铺令牌
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
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
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①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②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③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驿站
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陆路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1)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3)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海路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中国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生产技术
影响: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外国
影响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
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马可·波罗行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