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5 23: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
1. 1933年3月4日,一位美国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位美国总统以及他所说的“恐惧”指的是( )
A.华盛顿以及英国殖民者
B.林肯以及南方叛军
C.罗斯福以及经济大危机
D.杜鲁门以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
2. 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与“取得了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A.推行新经济政策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推行斯大林模式 D.实施马歇尔计划
?
3. 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下列行为不能悬挂蓝鹰标志的是(?)

A.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数量 B.规定价格水平
C.保证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D.遵守市场分配
?
4. 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尼克松
?
5.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特点是(? ? ? ? )
A.整顿银行 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6. 右图是美国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C.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D.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
7.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B.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
C.政府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D.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
8.
1929年的8月到9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美国量大公司的股票发生巨大变化,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时间公司
1929年8月
1929年9月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股票
268上升到391
从73下降到8
美国钢铁公司股票
165下降到258
262下降到22
A.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太少
B.公司高管的奢侈浪费
C.美国的股票市场正常的波折
D.美国出现了经济大危机
?
9.
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 )
1929~1933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涉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程度特别高
?
10.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为人之本,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出其诚信机制的是(? ? ? ? )
A.调整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调整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D.整顿农业,缩减耕地,由政府付款补贴
?
11.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D.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
13. “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式的对外经济掠夺,他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他也用这政策来代替快要到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创立了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的准备工作。”文中的“他”是指(? ? ? ? )
A.林肯 B.罗斯福 C.华盛顿 D.杜鲁门
?
14. 有人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句话的背景是( )
A.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C.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D.美苏争霸
?
15. 观察1933-1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为100),出现表
中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B.对外战争的刺激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16. 观察图,1975?1982(X轴以下部分)年美国经济的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日本的崛起 D.冷战的开始
?
17.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 ? ? )
A.20世纪初 B.经济大危机时期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
?
18. 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兴办公共程减少失业
?
19. 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同时引发了世界经济的巨大波动。这场机首先发生于(? ? ?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
20. 罗斯福总统收到了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最“明智”之处在于( )
A.兴建公共工程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恢复银行信用 D.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
21.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位历史人物?

(2)20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在本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有什么共同特点?

(3)图中两位人物实行的政策有什么共同作用?
?
22.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你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报,更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字数80-120字)
图一、希特物演讲
图二、日纳西水利工程
?
23. 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工程是美国哪一著名改革?该改革的提倡这是谁??

(2)请你列举其他的改革措施。(至少3点)

(3)结合所学,分析该改革对美国甚至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
24. 美国历史上曾发生开始于本土并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是指哪次危机?为渡过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
25.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了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1933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调整,恢复银行信用,有效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1933年,通过《社会保障法》,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图二;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机构;1933年,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地方资源养护队,专门在各地从事植树造林与防汛工作;建立农业调整署,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1935年,建立重新安置署,向最贫穷的农民提供直接帮助;建立工程进度管理署,雇佣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大批公路、铁路、桥梁、体育馆、学校、医院等。
(1)以上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________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__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__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概括罗斯福政府摆脱危机的两种具体方式?
?
2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与1929年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6.2%、40.6%、28.4%、16.5%和8.4%,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哪一主要特点?这场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美国是怎么样消除经济危机的?其中心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所说的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种“新应用”,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你觉得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借鉴?
?
27.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 ? 1933年5月,他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社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编自唐希中等《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1)指出材料中的“他”是美国历史上哪位总统?

(2)根据材料小历同学认为:“美国在1933年开始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措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计划经济措施,体现了美国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
2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28年为100)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生产资料
110
96
82
62
75
消费资料
105
98
91
89
96
材料二? ? 1932年工农业生产指数(以1928年为100)





第一部门
48.2
50.2
85.3
80
99.5
第二部门
81.3
77.7
90.3
64
119.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各国受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二?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材料三?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它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

(2)打造诚信政府和关心民生一直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新政”中体现民生和诚信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特点是什么?

(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
3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80多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一一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在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应当寻求有效的全球战略来应对这场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2011年11月3日,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一一引自人民网
请回答:
(1)“80多年前那次大萧条”是指________,这场危机从________国首先爆发。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3)依据材料二分析,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更应强调采取________措施应对危机。

(4)借鉴美国应对“80多年前那次大萧条”的措施,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国家干预经济方面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D
6.D
7.A
8.D
9.B
10.C
11.A
12.B
13.B
14.C
15.A
16.A
17.B
18.A
19.C
20.B

21.(1)图一:斯大林;图二:罗斯福。
(2)都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巩固了政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2.参考答案:
观点:经济危机影响美国和德国的道路选择
论证:论据一: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趁机煽动民众的复仇情绪,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论据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经济危机,开始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采取如兴建公共工程等措施,最终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摆脱了经济危机。
结论:综上所述,危机中孕育着机会,美国和德国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不同选择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3.(1)罗斯福新政;罗斯福.
(2)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销毁过剩农产品;调整与加强对工业的调控;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等.
(3)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的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25.A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美国受到经济危机打击,罗斯福新政立法背景缓解经济危机对经济的打击,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法令有:《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
颁布法案;建立机构。

26.(1)破坏性特别大;美国.
(2)罗斯福新政;对工业进行调整.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或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等.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27.28.(1)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各国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美国和德国受到的影响最大,破坏最为严重;英国、法国、日本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但程度比美国和德国要轻一些。
29.(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兴建公共工程;整顿银行.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30.1929?1933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
(2)①美国处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地位;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加强国际合作
(4)具体措施:加强对金融的监管、扩大内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