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左传》的体例和特点。
2、诵读并理解全文,分析并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了解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优秀品质和郑伯引咎自责的正确求才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说客”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呢?
点拨:用话劝说别人使其听从自己的话的人。
2.那么,谁能谈谈历史上有名的说客。(学生发挥)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春秋时的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人,一个说客——烛之武。
(二)介绍《左传》
1、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春秋》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三)整体感知
1、晋国为什么要攻打郑国?
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而此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之结好。但晋文公为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战争。
2、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一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发动对郑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二是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秦晋联合就是必然的了。
3、开篇交待秦晋围郑的原因,这样写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4、读准字音
氾南:fán 夜缒而出:zhuì
若不阙秦:quē 失其所与;yǔ
杞子、逢孙、杨孙戍之:qǐ, páng, shù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ú
5、梳理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字词分析
1、秦晋围郑:晋侯、 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以:因为
无礼于晋/ 贰于楚: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2、临危受命: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言于郑伯: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辞:推辞 之:主谓间不译
已:通“矣”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您。
3、说退秦师
① “亡郑”于秦无利可图
② “舍郑”于秦可得实惠
③ 晋君不可信
④ 损秦利晋不可为
(1)“亡郑”于秦无利可图:夜缒而出, 见秦伯, 曰: “秦、 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
缒:用绳子栓着人或物往下送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有益于君: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执事:办事的官吏
鄙: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陪:增加
厚/ 薄: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 弱小
(2)“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以(之)为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出使的人
共:=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
(3)晋君不可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为:给予
赐:恩惠
朝/ 夕:时间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晚上
济:渡河
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4)损秦利晋不可为:夫晋,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 逢孙、 杨孙戍之, 乃还。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厌:满足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东方
封: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肆:延伸、扩张
阙:使……削减/亏损 利:使……得利
图:考虑 说:=悦
盟:名词作动词,结盟
4、迫晋退兵: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微:没有 夫人:那个人
因:依靠,凭借 敝:损害
与:结交,亲附 知:=智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五)文本细读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
5、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6、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示:(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7、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退兵?
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六)人物形象分析
1、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明确: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2、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晋文公:贪婪,但理智,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小组讨论
如何看待佚之狐这个形象?
佚之狐知道烛之武很有才能,为什么在国难当头才想起把他推荐给郑伯?
(七)主旨分析
1、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2、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
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第二课时
回忆本文的文言知识,检查文中的课下注释的掌握情况。
一、文言知识梳理: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若舍政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4)亦去之: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侵损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③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 有何厌?
3、省略句:
①晋军函陵 晋军(于)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敢以(之)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 (烛之武)辞曰
4、固定结构:
夫……何…… ……怎么……
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 共其乏困:=供
秦伯说:=悦 不知:=智
重点词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朝济而夕设版焉 何厌之有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吾其还也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3、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
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本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4、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待。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国君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的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板书设计: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左 传》
一、秦、晋围郑,点明原因,为下文作铺垫。
佚之狐举荐贤人
二、烛之武临危授命 烛之武牢骚满腹
郑伯情真自责
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
二层:亡郑对晋有利
三、烛之武说退秦师 三层:友郑对秦有利
四层:历史上,晋过河拆桥
现实中,晋贪得无厌
四、晋师撤离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