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5 15:4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数量的关系(1)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师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总结和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这一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总结、归纳数量关系的数学经验。
重点
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
难点
会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
发票售货单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入=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次去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售货员阿姨都会给我们一张购物发票,从发票上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教师出示一张发票。
学生自由发言
从实际生活入手,导入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
1、自主探究
提问:同学们从书上这张发票中,能了解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呢?
认识单价、数量和金额
(1)育才小学买了62套桌椅,每套108元;还买了14个书柜,每个215元。说一说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
师:每件的价钱叫做单价;
购买的件数叫做数量;
总共花的钱叫总价,金额也叫总价。
(2)出示一张购物发票,让学生说一说发票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分别是多少?
分析数量关系
每样商品的单价×购买每样商品的数量=买每样商品共花的金额
由此得出:
单价×数量=总价
议一议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
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什么?
师:单价=总价÷数量
总价÷单价=数量
四、练一练
第一题
五、课后练习2-4题
学生仔细观察发票,小组谈论后并举手回答
学生认真看书并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总结
给学生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各个概念充分的理解
学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学生运用这一数量关系根据书上发票中的数字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学生独自完成表格,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
通过读情景图中的发票,理解发票中单价、数量和金额所表示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引用实物,让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进行巩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量的关系(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每件的价钱叫做单价,数量是买的件数,金额是一共花了多少钱,发票中的金额也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本第18页,试一试,19页,练一练,第1题;
在黑板上出两道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题,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本节课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从发票中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从而提高了学生兴趣,给枯燥的数量关系赋予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中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但还是有少数学生对这组数量关系式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灵活应用,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还是不知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