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
马达晟
学科
语
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四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雷雨》
年级
高二
课时
2课时
设计时间
80
min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二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积累,已经有了对戏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积极引导以形成对戏剧的理性认识;
②能力水平: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自觉预习课文,并且能通过思考做到举一反三,通过教师对范文的讲解,学生基本可以掌握鉴赏戏剧文学的相关规律;
③心理层面:高二学生处于青春期和高中重要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容易产生叛逆情绪,对于戏剧文学存在一定的疏离感和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细心地引导学生对戏剧文学进行学习与理解。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阐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基本理念第一条中,进一步指出“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见,课标十分强调语文课程促进优秀文化传承的作用。
在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一条进一步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国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故而可知,了解戏剧的一般特点、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戏剧的艺术特征、感受戏剧文体的独特魅力,是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的。
教材分析
《雷雨》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内容,《雷雨》课文所侧重的是学生培养对于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的能力,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到‘性格与冲突’的文章重点,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其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做准备。
著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戏剧《雷雨》,主要是写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而本课课文内容则是周鲁两家矛盾正面交织对峙的高潮部分的节选。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的一般特点,感受戏剧文体的叙事性和综合性
2、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把握戏剧文学的艺术特性,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诵或表演剧本中的精彩片段,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人物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戏剧作品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传承优秀文化、尊重不同文化、树立起文化自信心。
教学
重点
仔细品味个性化人物语言,多元分析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尖锐的戏剧冲突。
教学
难点
把握戏剧文体的叙述性和综合性艺术特征,深入解读与领会作品内涵。
教学
思路
首先利用戏剧视频片段完成课堂导入,并针对戏剧文体和作者曹禺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结合课文对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以及戏剧冲突进行分析解读,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完成课堂回顾与温习。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
资源
课本、课外戏剧视频、资料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预设
课时
环节
课堂活动
设计时间
第一
课时
一
情境导入
【放映《雷雨》片段视频】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雷雨》。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预习工作,大家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吗?(出示第一页PPT)
生:话剧。(预设:有可能学生会回答‘戏剧’)
师:好,那有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话剧”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吗?可以很简短地用几句话或几个词来进行概括。
师: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一类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按语言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按结构)独幕剧、多幕剧/(按年代)现代剧、历史剧、童话剧/(按题材)悲剧、喜剧、正剧等。以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为例,因其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趣味。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是一门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它与传统戏剧相区别在于,其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提示学生看单元导言)
所以,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样式,中国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话剧的很大影响。但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如《爱乐之城》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出示比较图表格)
师:拓展延伸问题:在国粹戏剧发展历史悠久的背景之下,为何外来剧种话剧得以传播和接受?
点拨:
文化水平不高,直观性(老舍:“读小说还有些困难,看戏就不那么麻烦”)
经济欠发达,简易性(胡可:“解放区军队的指战员,动员宣传农民群众及其拿枪的子弟最有利的工具”)
政治一波三折,冲突性(谭霈生:“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使观众身临其境”)
话剧在中国革命社会波澜起伏的进程中非但没有遭受重大挫折,反而在剧场、街头、乡野、工地、甚至战场蓬勃生长起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无论是解放区还是国统区都形成了各自的编、导、演话剧文学体系。
《雷雨》属于四幕悲剧,课文节选了剧本的第二幕。剧本采用了西方三一律的戏剧结构(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描写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牵扯了周鲁两家几十年的恩怨情仇。
5min
二
作者及背景介绍
【切换幻灯片】
师: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省潜江市,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剧作家。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结构为“艹”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姓,故取谐音字“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曹禺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至1933年,处女作《雷雨》在《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正式发表,声震剧坛,一举成名,被公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1935年又发表了《日出》,众口交誉,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明朗的天》、《胆剑篇》、历史剧《王昭君》。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有同学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课文以《雷雨》命名?
提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的作用?)
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
作者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常见的始乱终弃乃至乱伦的社会现象中提取题材,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时代之“雷雨飘摇”。
【切换幻灯片】
师:戏剧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是一种由语言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同时它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戏剧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雷雨》主要讲了什么?
(出示事件图)
二十世纪初,天津大矿业主周朴园年轻貌美的续弦夫人繁漪,长期过着被禁锢在豪华巨宅中压抑而苦闷的生活,大少爷周萍系周朴园前妻所生。周萍同情、爱慕繁漪,二人互生暧昧情愫。
但周萍摄于父亲的威严,耻于这段乱伦之恋,逐渐疏远冷淡繁漪,与婢女四凤产生恋情。繁漪出于嫉妒,亦不甘于忍受周家两代人的欺凌、决心报复,于是解雇四凤并让其母鲁妈来接人。
繁漪与周朴园有子名周冲,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主张自由平等。他对四凤产生好感,想和四凤一起上学、过全新的生活。
鲁妈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遭遗弃的侍女侍萍,是周萍生母。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恰好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谈判。他指责周朴园不答应工人的合理条件、揭露其罪恶的发家史。周萍听到,并在众人面前动手打了鲁大海。
在外省帮佣的鲁妈得知女儿被周家雇佣而又解雇,心急如焚地赶到周家,并在客厅与周朴园不期而遇。交谈中周朴园发现鲁妈竟是三十年前自杀的梅侍萍,他惊讶愕然、惶惶不安,最后开出一张支票欲赎罪,鲁妈撕碎支票带着四凤回家,要四凤发誓“再也不见周家人,否则就遭雷电劈死”。
是夜,周萍翻窗潜入四凤房内,被鲁妈发现,四凤跪着祈求母亲,并告诉她自己已有身孕。鲁妈最后无奈同意周萍带四凤远走高飞,但让他们无论生死都不再回来。四凤随周萍到周家,正准备离开时却被繁漪发现并加以阻扰。
繁漪唤出周朴园和二少爷周冲,当面揭露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并指着匆匆赶来的鲁妈和鲁大海,让周萍认母、认弟。周朴园无奈承认事实,周萍、四凤方知自己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四凤哭着冲出客厅,外面雷雨交加,在花园里四凤和赶来救她的周冲相继触电身亡。屋里传来一声枪响,周萍绝望地自杀了。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能接受愤然出走了。
课文即为话剧第二幕:时间:午饭后;地点:周公馆;事件:鲁侍萍与周朴园相遇相认,周朴园与鲁大海发生冲突。
5’
三
文本细读
【切换幻灯片】
师:那么在此课文中,大家认为中心冲突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师:
两对主要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周萍与鲁大海。
明确:冲突是有层次的,可以进行多元解读。
(爱情、亲情
/
剥削阶级、被压迫人民
)
【切换幻灯片】
师:请同学分角色念一下周朴园(男生读)和鲁侍萍(女生读)的对话片段之一。(从“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到“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提问:从刚刚同学的朗读中,大家觉得周朴园在对记忆中的侍萍的态度
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眷恋,怀念。
提问:这些情感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明确:①执意要穿当年的旧雨衣和旧衬衫,书房的装饰也尽量保持着原貌。
②向人打听侍萍的消息。(我问过许多那时候到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③将侍萍描述为“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这是他对年轻时侍萍的描述,侍萍在他心中是美好的代表。
④试图打听侍萍的坟墓在哪里,想为她修一修坟墓。
提问:刚刚有同学提到,周朴园将侍萍描述为“梅家的一位年轻小姐”,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侍萍呢?
明确: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与一个下人有关系,所以特意美化侍萍的身份,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和地位。
追问:既然周朴园这么怀念已经死去的侍萍,如果按常理来推测,在得知眼前的人就是侍萍时,周朴园的态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明确:应该是激动,欣喜。
(接着读下文一段,从“怎么?”到“可是你——”)
提问:我们发现,实际上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后的态度是?
明确:冷漠、防备。
他首先质疑“谁派你来的?”,继而用了一番威严的话来镇住侍萍,全然没有见到自己思念已久之人的欣喜;面对侍萍的愤怒,他极力稳住侍萍的情绪,反复提醒侍萍“你冷静点”(由此可见,他根本不了解侍萍心中的苦痛,作为一个加害者竟然要求受害者不要再提以前的事情,可见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试图用温情打动侍萍,说自己没有忘记她;再将话锋一转,再次敲打侍萍,不要将他们的事情宣扬出去;最后,想拿钱收买侍萍。“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质问—稳定情绪—温情打动—金钱收买。}
提问:由此我们看到周朴园具备怎样的人物形象特征?
明确:冷酷自私、虚伪无情。
提问:面对周朴园质问—稳住—温情—收买的这四种言辞,侍萍的反应是什么样的?这反映了侍萍怎样的性格呢?
明确:面对周朴园的质问,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派我来的。”这表现了她对周朴园的怨恨,也展现了她性格中刚强不屈服的一面;
当周朴园极力稳住侍萍情绪时,侍萍仍就愤愤不平:“我要提,我要提”,侍萍的愤怒没有轻易被周朴园镇压下来,这表现出她清醒勇敢的一面,不轻易被周朴园迷惑;
面对周朴园的温言安慰,侍萍的态度也软了下来,低着头叹气。这表现出侍萍温柔善良的一面,她仍旧容易被情感打动;
当周朴园打算用钱来收买侍萍时,侍萍直接将支票撕碎了。她再一次认识到周朴园伪善的面目后,直接撕碎支票的行为表明了她自尊自爱的性格,拒绝被周朴园用钱收买。
小组讨论:周朴园与梅侍萍相认的前后态度反差为何如此之大?
明确:因为周朴园本是一个伪善自私的人。死去的侍萍对他来说,是一个毫无威胁的人。所以,他可以做出各种怀念侍萍的样子:保留旧衣服、旧家具,派人打探消息等等。因为侍萍已经“死了”,所以侍萍就变成了他的一个慰藉,他可以不断地去追忆侍萍曾经的美好;但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侍萍就变成了他的一个威胁。侍萍的存在不断提醒着他当年做过的事情,所以在她面前,周朴园害怕了,他怕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会受到影响。且在商海生活多年的他,唯利是图、贪婪残忍,他自然会认为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是有所图谋。所以他的态度也变得冷漠起来。
总结:从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一个伪善的周朴园,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另一个主要冲突,周朴园、周萍与鲁大海的矛盾。
(读文段,从“可是你——”至结束)
提问:虽然周朴园已经知道鲁大海就是他的儿子,但他对鲁大海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鄙夷、嘲讽。
追问:这种态度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
①在鲁大海刚进门的时候,周朴园还摆老爷的架势,装作不认识鲁大海,这表明他根本不在乎这个儿子。
②在与鲁大海交锋时,他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自己作为商人的种种手段,嘲讽鲁大海意气用事,不仅用钱瓦解了鲁大海所在的工地组织,还将鲁大海开除了,丝毫不顾及骨肉亲情。
③当鲁大海被周萍和仆人殴打的时候,周朴园也没有阻止,放任他们将鲁大海打到流血才出声呵斥。
提问: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骨肉,那他为何要开除鲁大海呢?这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哪一面。
明确:在利益面前,即使是亲生儿子也能被周朴园舍弃。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骨肉,但既不打算和他相认,也不打算让他继续留在工厂。鲁大海对周朴园来说,是有血缘但没有亲情的骨肉,是随时都能揭露他当年的罪恶发家史的不稳定因素,更是一个煽动工人罢工的定时炸弹。周朴园开除鲁大海,不仅表现了他的自私冷漠,更展现出这一类资本家冷漠剥削的丑恶嘴脸。
提问:你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吗?
明确:
A是,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自私无情的人。
比如,为了门当户对,可以对曾经心爱的人绝情;工人必须好好工作,不得动辄罢工;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等等。这样一个人,他还觉得自己十分高尚。他把曾经和侍萍有回忆的屋子封起来,不准别人进去,还留着旧衣服,自以为深情。但他见到活着的侍萍,竟毫无愧疚之心,反而冠冕堂皇高高在上的质问侍萍;鲁大海指责他剥削工人,草菅人命,他也无动于衷,没有一点羞愧忏悔之意。周朴园坏到虽然他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内专制残暴的恶魔,但他依旧坚信自己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不认为自己是个坏人。
B不是,周朴园虽然坏,但他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
也曾出国留学,追求新思潮,想要自由恋爱。“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更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曹禺《雷雨》创作回顾。【封建家庭伦理的“被吃者”】
“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认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曹禺【过分附着着社会主义意识的阶级分析法】
他虽然抛弃了侍萍,但他多年以来都无法忘却侍萍,他记得侍萍的喜好,他留着旧衬衫、旧家具,他在听到侍萍悲惨的遭遇也悲痛过。这说明,他们的爱情遭到破坏是由封建社会所造成的,周朴园不完全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周朴园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他的身上有冷酷无情的一面,也有流露真情的时刻,不能简单地将他打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提问:有人说《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那通过刚刚的分析,你认为课文选段中展现了什么样悲剧呢?
明确:①爱情悲剧:周鲁两人相爱而不能,侍萍被残忍抛弃;繁漪几近窒息地把希望寄托在周萍身上,最终害人害己;四凤与周萍违背伦理的爱情…
②阶级悲剧:父子相争,骨肉相残。
提问: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雷雨》里,毁灭的是什么?
明确:爱情、亲情、以及最纯真的人情人性。
提问:请大家思考,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封建社会下的阶级矛盾。
周朴园和侍萍相爱的时候正是19世纪末期,封建势力还占据统治地位。周朴园与侍萍,一个是少爷,一个是下人,两个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他们的爱情是封建社会所不容许的,所以当周朴园的妈妈,即封建大家长出面赶走侍萍时,周朴园也是不敢反抗的。
周朴园,周萍,鲁大海之间的伦理悲剧的根源还是来自阶级立场的不同。这三个人虽然血缘上是紧密联系的,但命运却将他们推到两个对立的阶级。周朴园和周萍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而鲁大海则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面对以周朴园为首的资产阶级的压迫,鲁大海奋起反抗,两人便不可避免地走上对立的道路。
60min
四
总结回顾
【切换幻灯片】
戏剧结构:
戏剧是一种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的,由语言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同时它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戏剧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戏剧冲突:
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往日情感纠葛再现。
周朴园与鲁大海冲突,当下阶级冲突爆发。
人物形象:
周朴园:自私伪善,冷酷专制,唯利是图
鲁侍萍:正直倔强,温柔善良,自尊自爱
鲁大海:倔强,莽撞,幼稚
戏剧艺术:
语言上,通俗贴切,精炼深刻,韵味无穷;
主旨上,以小见大,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3min
板书设计
雷雨
曹禺
周朴园:伪善,冷漠
感情悲剧
周梅会
鲁侍萍:坚忍,自尊
周海斗:周朴园:剥削,残忍
伦理悲剧
自
我
反
思
特色
与
创新之处
紧密结合文本,在学生的朗诵与教师的指导中自然顺畅地完成‘戏剧特征-人物语言-人物形象-戏剧主旨’的过渡。
存在的问题与
不足
这部话剧里,人物语言潜台词分析的核心在于:年轻的周朴园与中年周朴园的内心矛盾、鲁侍萍在阶级差异下的爱情压抑与她对这种阶级差别反抗的抗争。
教学设计在这一点剖析得不是很深入。
戏剧(中国古已有之)
话剧(外来戏剧形式)
类别
话剧、歌剧、舞剧、戏曲、音乐剧、木偶戏等
类别
戏剧、表演、演出等
叙述手段
包括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戏等(日本歌舞伎)
叙述手段
以无伴奏的对话或独白为主
性质
以剧本为基础的表演艺术,包括演员、故事、舞台和观众四个要素。
性质
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舞台性、直观性、对话性。
话剧是一种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形式,中国话剧由于社会变革需求应运而生。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1928年,导演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
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
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梅派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北京市京剧/吉林省二人转/福建省梨园戏/湖北省黄梅采茶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