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18: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知识回顾
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
一生所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二十多首,“南北两朝,实无其匹”,被誉为“词中之龙”。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诗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一些因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写作背景
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而对金一味求和妥协,无心收复失地。
1203年,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利用辛弃疾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号召。
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初到镇江,他积极做各方的准备,同时辛弃疾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侂胄却猜疑他,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用,他被调离镇江。他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首词就写于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期间。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辛弃疾登上此楼,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感慨着历史的兴亡,忧虑着复杂的形势,百感交集,写下了此词。


永遇乐:词牌名。
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不吐不快,吐之则为词。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自由朗读
思考
典故
原文
事迹
作用
19岁成为吴统治者,20岁成为三军统帅,年少有为。他不畏强敌,曾经多次拒曹操于江北,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曹操曾赞许之:“生子当如孙仲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既是对孙权的仰慕,也是对自己的激励,更是对时局的担忧——慨叹当世没有英雄可力挽狂澜,振兴宋室江山。
一、用“孙权”典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二、用“刘裕”典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他出身低微,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取代了东晋政权。
回顾刘裕生平,说明低微出身并无妨碍英雄建功立业,借此写出了自己想建功立业的愿望。
这两个人有没有共同点?
都是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他们两人和南宋统治者苟安于江南的怯懦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刘裕之子刘义隆,听信王玄谟的大话,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建立汉将霍去病一样的功绩,
结果大败而归。
三、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典
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四、用“佛狸祠”典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人们忘记了国仇家恨,在异族帝王庙前祭祀)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兵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改为祠庙,称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五、用“廉颇”典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廉颇被免职后在魏国。赵王想要再用他,派人去看他。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到廉颇处,廉颇特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




孙仲谋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景仰之情)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赞叹之情)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刘义隆
(警告当局)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拓跋焘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怒斥偏安)
(壮志未已)




课文回顾
通过这首词辛弃疾表达了什么?
表达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抒发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空有爱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类别
《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抒情多直抒胸臆。
2、借古抒怀
1、抒情多与典故结合。
2、借古讽今
1、结构特点:“古迹——古代事件或人物——(记叙、写景)——议论、抒情”。
2、意境特征:雄浑壮阔,慷慨豪放。
比较阅读
拓展延伸: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注: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戴的盔。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古诗鉴赏方法
1、从题目入手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分析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