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启蒙运动
科学革命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4C --18C)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 一是新生(new-birth), 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意】彼特拉克《歌集》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材料一:
教士:最近在忙什么?
商人:(自豪的说)我最近在佛罗伦萨又买了一座更大的城堡,打算好好装修一下,添置些金银器具。经过几年的打拼我赚了钱,这日子过的还算幸福。
教士:你最近离上帝越来越远了!
商人:我犯了什么错误,我每天祈祷,每周都来教堂做礼拜,该是个合格信徒。
教士:(严厉教诲)丹尼尔,我们人类自诞生就是有罪的,我们到人间是来赎罪的,所以你要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虔诚的忏悔错误,你才能得到拯救,才能升入天堂。总之,人本身是卑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商人:那样的话,我宁可现在活得舒服快乐,教士:那你永远得不到拯救,会下地狱的。
1.商人追求怎样的生活?
2.教士持何种不同观点?
经济发展
世俗的享乐和现世的幸福
今世禁欲和来世幸福
材料: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经济根源)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欧洲的手工工场
材料: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基础)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材料: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扶持(政治基础)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
材料: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 ……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中坚力量)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材料: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
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社会心理)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追求来世。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直接原因: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经济根源)
2、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基础)
3、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扶持(政治基础)
4、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中坚力量)
5、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社会心理)
6、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人们反省(直接原因)
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1、文艺复兴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2、代表及成就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人物
代表作
地位
特点
文学
三杰
刺激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艺术
三杰
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后期代表
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注: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和“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人文主义者”。《大卫》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宣言”。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等
拉斐尔
《雅典学派》等
米开朗基罗
《大卫》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神曲》叙述但丁在梦中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其中,炼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必经之路。
《神曲》片段一:
但丁“发现”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正在地狱的一个火窟中永受煎熬。但丁对痛苦的教皇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神曲》片段二:
在《炼狱篇》中,但丁明确宣称:“我是一人,当爱情鼓动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思考:从片段一可知,但丁对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持怎样的态度?
从片段二可知但丁崇尚什么?
但丁与《神曲》
最后的晚餐
莱昂拉多·达·芬奇(1452年~1519年),多才多艺,既是画家,又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无师自通,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抱着银鼠的女人》《卢克雷齐亚·克里韦利》和《最后的晚餐》,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蒙娜丽莎
《摩西》
《大卫》
米开朗基罗,,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薄伽丘与《十日谈》
材料一:(名言)“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材料二:《十日谈》主题:
第四天: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第五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第七天:妻子与男人偷情的故事。
第八天:男人与女人之间互相作弄的故事。
第十天:有关恋爱的故事。
思考:依据材料一分析,薄伽丘的思想主张有何突出特点? 从材料二可知,薄伽丘所推崇的人性有何明显的局限性?
虽然他们给我这样大的迫害,使我痛心切齿,但是我宁愿压伏我的愤恨而听从我更高尚的理性;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是可贵得多的。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
——莎士比亚(1564-1616)《暴风雨》
本能
道德
质朴
高雅和精致
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道德堕落跟随个性的高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
材料四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注重人的理性
请说出文艺复兴前后圣母像发生怎样的变化?
背景单一,圣母的表情僵硬呆板;而且五官比例并不符合真人标准,眼睛很大,鼻子细长,嘴非常小;圣子也没有小孩子应有的活泼、可爱。
圣母头顶没有光环,充满了女性的柔美和人间的母爱,圣母逐渐从神变成人,人性化、世俗化趋势加强。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与宗教神学观点的区别
宗教神学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以人为中心
享受现世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安于现状
冒险和进取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
核心:
人文主义
(肯定人,注重人性,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3、文艺复兴内容
4. 文艺复兴的意义
消极方面: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影响范围仅限于上层社会,群众基础薄弱。
(1)解放思想,推动宗教改革的发生。
(2)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教育的发展
1.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A
2.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经济因素( )
A、宗教改革的发生
B、意大利的文化遗产
C、资本主义萌芽
D、新航路的开辟
C
巩固练习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首,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
16世纪,教皇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1506年破土动工,直到1626年才正式宣告落成,重建过程长达120年。
路德宗教改革时的教皇是利欧十世(1513—1521),生活豪侈淫佚,喜爱艺术。因重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
他的推销员,夸张赎罪券的功能说:“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
有一名无耻的推销员,对他的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
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
情境体验
赎罪券价目表(摘录)
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枚~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买赎罪券
得救
(1)背景:
导火线: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搜刮人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要求清除障碍。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主力和领导力量)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自然科学(日心说)向教会权威挑战。
社会根源: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罗马天主教廷剥削与压迫,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
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
《九十五条论纲
甲:“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没有我们尊贵的教士主持,你们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恩典,永远不能得救。上帝啊!真的不能饶恕。
乙: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到自己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需教会的媒介,你们自以为很崇高吗?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甲:要多行“善功”,上帝永远偏爱那些实行禁欲,过贫穷和独身生活的人。
乙:收起你们那套 天堂的说教!追求现世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我们要大胆地创造财富,僧侣们可以婚配、可以还俗。
核心观点:信仰得救
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
2、内容: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因信称义”);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④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教随国定。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宗教改革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材料: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以上帝为一切尺度的时代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拉下了帷幕。
——人民版《教参》
基督教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罗马公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3. 宗教改革的扩展:
4. 宗教改革的影响: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教将上任首年的俸禄、什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任才能让一个人得救。......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政治上:打击教权,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化上:否定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主张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
宗教改革:挑战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探究: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表现有何不同及有何联系?
宗教改革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传播和发展
它们将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3、人文主义的内容不包括( )
A、肯定人的价值
B、提倡现世生活的享乐
C、反对蒙昧主义
D、号召消灭专制王权
D
4、西欧宗教改革的最大历史作用是( )
A、教会的土地和财产被没收
B、宗教自由在西欧逐渐盛行
C、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精神枷锁
D
B
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①都最先发生于意大利
②都发展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③矛头都指向天主教会神学
④都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
A、①②③④ B、 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6、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C.是一场宣传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
D.是一场对抗基督教文化的运动
A
随着文艺复兴跟宗教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文主义倡导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三、近代学科的兴起(16-17世纪)
哥白尼
1、背景:
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基础)
③欧洲科学家的个人天赋和探索及献身精神;
④观测技术的进步。
三、近代学科的兴起(16-17世纪)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哥白尼
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经典力学体系,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其他
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进步巨大
2.成就
3.意义
①形成理性化思维方式;
②确立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
万有引力定律,确立经典力学体系,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进步巨大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牛顿
三、近代学科的兴起(16-17世纪)
材料一: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 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材料二: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据材料,概括中国传统科技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不同。
? 思考探究
不同:传统科技重实用和经验积累;
近代自然科学重实验和逻辑推理。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C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D
四、启蒙运动(17—18c)——反抗封建
“启蒙”(Enlightenment)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亚当斯密 康德
阅读课文回答:
1.发生时间?
2.波及范围?
3.精神内核?
4.批评对象?
5.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6.性质?
《牛顿的哲学原理》1738年版 封面
灵感女神圣镜印照牛顿在天之灵于伏尔泰,启发他的启蒙著作。
材料1:英国和法国物质生产总量增长指数
1715年
1791年
1800年
1804年
英国
100
—
182
—
法国
100
210
—
247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活动,增加了欧洲的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在思想领域为其发展开辟道路。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3:君主的身份是人世间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 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
——英国詹姆士一世1610年对议会训词
材料4: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 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与上帝直接对话的马丁·路德
天主教会和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它反对神权,肯定人性和思想自由),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5:(伏尔泰认为)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
——《世界文明史》
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
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沉思·1687年
经济(阶级)基础:
政治上:
思想基础: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
四、启蒙运动(17—18c)——反抗封建
1.背景
2.理性 —— 精神内核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理性是自然法则在人头脑中的反应,强调用人的思考代替神的其实和国王的谕旨。
“理性” 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进行全面批判,提倡理性与科学
实质: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1)法国(中心)
3、代表及主张
法兰西“自由三剑客”
1、法国:伏尔泰
著作:《哲学通信》
材料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2: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材料3: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伏尔泰:
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②反对君主专制,张君主立宪(开明君主制)
③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封建神权。
2、法国:孟德斯鸠
著作:《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①系统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③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迫者。
——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法国:卢梭
著作:《社会契约论》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
出生瑞士的卢梭有着与其他思想家截然不同的身世。卢梭没有上过学,连一天的学校正规教育也没有受过。他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他当过雕刻匠的学徒,当过流浪儿,当过富人家的仆役和跟班,当过家庭教师和私人秘书,当过音乐教师和土地测量局的登录员,还一度担任过法国驻威尼斯使馆的秘书。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除了国王的宝座他没有坐过以外,其他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他都经历过。
材料一 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人民主权说
请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卢梭的主张:
材料二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②主张暴力革命
③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棺椁
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2)英国:
洛克、休谟、亚当·斯密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任完全自由,让它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监督私人产业、知道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社会于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3、代表及主张
(3)德国:
康德——思想自由,运用理性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
9年后(1787年),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他们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启蒙”
11年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哀叹:“就是这两个人把法国(波旁王朝)给毁灭了。”
100多年后,中国的严复们开始阅读启蒙思想
对欧美:
①政治:为资产阶级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
②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对亚洲:
推动了中、日等国改造旧社会的斗争。(如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四、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C
西方思想史上的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古希腊智者运动
(前5C中叶-前4C)
宗教改革
(16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
起源:(人文主义)
复兴:(人身自由)
解放人性,冲击封建秩序
成熟:(理性主义、思想自由
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打击天主教会权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理性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
(14C中—17C初)
发展:(信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