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目标展示·定方向
课程 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问题 导引 1.二战后初期苏联发展的成就、弊端。(历史解释)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评价。(历史解释)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结果。 (史料实证)
4.南斯拉夫改革的内容和评价。(唯物史观)
5.东欧剧变的背景、含义、表现。(历史解释)
6.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的表现。(历史解释)
7.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的表现。(唯物史观)
历史 时空
基础必备·探新知
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的发展
(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__原子弹__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弊端:苏联优先发展__重工业__的政策没有变化, __农业__、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政治和经济领域
A.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__集体领导__,改革干部制度;加大__农业__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B.评价:这些改革注入某些__市场经济__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改革没有突破__计划经济__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领域
A.内容:1956 年赫鲁晓夫在苏共__二十大__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B.评价:打破了对__斯大林__的个人崇拜, 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特别提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于求成;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苏联模式等。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__企业自主权__,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评价:改革只是对__传统体制__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__个人迷信__,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
A.内容:承认__市场调节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B.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
A.内容: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__社会主义__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__多党制__,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B.结果:造成思想混乱,__民族分离__主义随之兴起。
3.苏联的解体:1991 年8 月19 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 月26 日,苏联解体。
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__苏联模式__,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
2.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1)南斯拉夫的改革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评价:通过权力下放,调动__地方__、__企业__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__民族问题__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波兰实施__国民经济__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国民收入、人民消费水平都迅速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__民主德国__经济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3.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__苏联模式__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__和平演变__”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__马克思主义__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__共产党__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 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__保加利亚__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③__民主德国__并入了联邦德国。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⑤__南斯拉夫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特别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
①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②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社会主义__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__两弹一星__”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
(1)背景: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__改革开放__的伟大决策。
(2)过程: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2010 年,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__农业现代化__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__十九__次全国代表大会,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深化了对__人类社会__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__社会主义__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提示】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启示
(1)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既有成功,也会有暂时的失败,但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毫不妥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史料探究·释疑难
主题一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探究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提示1:史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史料二 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探究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2:原因: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目标;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严重的国内民族矛盾等。
史料三 这些国家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探究3:据史料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3: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明显;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东欧“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拓展】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都面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
②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③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
④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2)不同点
①侧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领域;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领域;戈尔巴乔夫改革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②结果:赫鲁晓夫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勃列日涅夫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2.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3.东欧剧变的原因
(1)内因
①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失误;未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②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盲目照搬西方模式。
(2)外因
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主题二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四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探究4: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
提示4:措施: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影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史料五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探究5:据史料五,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
提示5:原因:经济地理优势,降低试验风险。
作用: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市场转型。
探究6:据史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提示6:特点:从边缘到中心;自下而上;从外围向核心;农村推动城市;开放推动改革;先试点后推广。
【拓展】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矛盾,要求通过改革来解决矛盾,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4)社会的发展证明了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抑或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往往社会发展能推动改革的继续实施或使得改革更加深入。
(5)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会阻碍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