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首页)
科目 地理 年级 七 班级
任课教师
课题 极地地区 课时数 1 做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能知道由此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会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意义,知道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明白极地保护与和平利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生读两极地区的图,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从环境保护、人地协调发展、两极的现状及世界和平等角度,让学生对两极有全面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两极地区的认识,形成从现象出发探究本质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2、通过对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人地和谐共处的观念和对和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对比,掌握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通过对比,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难点:学会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比较法、点拨法、检测法 教具 多媒体
设计 意图 学生已经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和小组讨论完成图上内容。
学生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欣赏图片及视频。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齐读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勾画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题
一.创设情境 出示目标
情境导入:展示企鹅和北极熊图片让学生说出此图片可能在哪些地区能看到。播放视频,让生感受南极的景观,进入新课学习。
出示目标:展示目标并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9页—52页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别在哪里?
2、南极大陆气候有何特征?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二)合作探究
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哪个地区更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
2、如何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列表比较南北两极的差异。(课本52页“积极参与” )
学生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代表发言,并注意语言的组织
学生独立完成
(三)展示点评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学生的疑问。
2、教师点评(课件展示图片):
(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周围的岛屿和大洋,及时出示填图题加以巩固。
(2)引导学生看南极洲气候特征:烈风、干燥和酷寒的图片。
(3)引导学生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严寒。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三方面。
(4)引导学生辨别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的方向,并给以练习。
(5)引导列表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差异。
三、实战演练 检测反馈
1、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的中心大洋是北冰洋
B.北极地区周围环绕的是大洋
C.企鹅是北极地区的象征
D.北极地区的中心大洋是太平洋
2、有关南极洲的正确叙述是( )
学生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积极完成相关题目
A.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C.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冬长夏短
D.南极洲虽然气候气候严寒,但仍有少量居民定居在这里
3、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地区是( )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撒哈拉大沙漠 D.塔克拉玛干沙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
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
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多
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
5、北冰洋出入太平洋的门户是( )
学生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总结本节学习内容,明确自己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德雷克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隔着的海峡是( )
A.麦哲伦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白令海峡 D.德雷克海峡
7、南极洲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企鹅 B.冰川 C.考察站 D.地衣
四、总结方法 拓展提升
1、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2、教师示知识结构图补充本课所学。
板 书
设
计
§9.5 极地地区
冰雪覆盖的地区
1、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2、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3、南极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还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4、代表性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
作 业 设 计 基础作业 提高作业
导学方案基础自测题 巩固训练题
课后小记 学生纪实 学生对以极地为中心的方向判别有难度,应多多进行演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师感悟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方向判别效果较好。但是,让学生动手画图,实际操作效果会更好,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常 规
检
查
备课组长:
年 月 日
年级部长:
年 月 日
学校检查:
年 月 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