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发生什么反应(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酸和碱发生什么反应(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2-24 10: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 三 年级 化学 科 探究新知 学案 主备 时间: 2012 年 3 月 2 日
学习内容:酸和碱发生什么反应-----课时2 教学过程(收获) (A)鸡蛋清 (B)牛奶 (C)葡萄 (D)苹果8.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的颜色变成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拓展提高:
1、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A、B、C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呈淡紫色,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红色。则A、B、C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______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_____性,pH__________;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_________色,pH_____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
(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上;
(3)将其与____________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
4、.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A.pH=0的溶液????????????B.pH=1的溶液
C.pH=7的溶液????????????D.pH=14的溶液
5、.下表所列为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 柑桔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3.0~4.02.9~3.36.3~6.66.8~8.0A.柑桔? B.苹果 C.牛奶???D.玉米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色的石蕊试液可使盐酸变红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一下
课堂小结:你的收获
学习目标: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认识物质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
学习重点: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回顾已知:1、中和反应是 和 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2、用 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自学新知: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来表示,范围在 之间。酸性溶液的pH值 7,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就越 ,碱性溶液的pH值 7,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就越 ,纯水或中性的溶液,它们的pH值 7。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方法是:在 上方一片 ,将 用 滴到 上,把 与 比较,即可得出被测得PH.。3、正常雨水的PH为 ,如小于该值的雨水我们称为 。基础练习1.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值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 (A)茶 (B)西瓜 (C)大豆 (D)甜菜
2.向蒸馏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所得溶液的pH>7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化钙C)醋酸 (D)氨水3.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4.常温时测得鸡蛋清的近似pH为7.6~8.0,对它酸碱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
5.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值为5.6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的质量为16.7g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6.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干冰 (B)生石灰 (C)食醋 (D)食盐
7.下表列出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显碱性的是 (???)
教学反思(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