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长江流域(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长江流域(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24 12: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 长江流域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结合长江流域相关经济数据解释长江流域为何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2.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学会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在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认识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条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荣县长山镇初级中学校 刘锦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长江流域地区范围广,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这有何好处呢
二、中国的黄金腰带
(1)37000亿元,占42.5%
(2)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快。
(3)因为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而且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间部位,所以把长江流域比喻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丰富的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读P50图6.53,完成P50的活动题,并说说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4)长江以我国的“黄金水道”著称,它所流经的18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
重庆
武汉
上海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攀枝花
南京
2、读P51图6.54,找出长江干流沿线的主要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重点找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认识它们的位置。
长江中下游地区航运便利,资源丰富,城镇密集,形成了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连同上游地区的重庆城市群都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攀枝花
攀枝花钢铁集团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简称渝, 别名山城、雾都
重庆
龟山电视塔
江城——
武 汉
武汉黄鹤楼
武汉长江大桥
紫金山天文台
秦淮河与夫子庙
中山陵
南京长江大桥
六朝古都——
简称宁、别名金陵
南京
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 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我国重要的金融和科技教育中心 简称沪,别名申


外滩夜景
浦东新区
世博园中国馆
3、读P51图6.54,完成P51活动第2(1)(2)题,分析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1)河流沿岸用水方便,交通便利。
(2)下游>中游>下游。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下游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所以人口和城市密度大;而上游地形崎岖,气候差异大,尤其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所以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密度较小。
有人把长江比喻成为一条游向太平洋的巨龙,那么,长江三角洲就是这条巨龙的龙头,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人东海的出海口,临江濒海,海陆兼备,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2.完成P53活动题,分析、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长江
三角洲
优越的位置:
劳动力:
资金与技术:
地形、气候和农业:
地形、气候和农业:
市场:
位于长江入海口和
南北海运的中点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达。
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政策优惠,投资环境好。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结合长江流域地形图,完成P54活动题。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江淮平原
太湖平原
(1)自然条件:平原多,地势平坦,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2)河湖众多 水网密布
(3)鱼米之乡
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油菜、柑橘、蚕茧、水产品、茶叶等占全国50%以上
油菜
柑橘
蚕茧
水产品
茶叶
读P54图6.62和图6.64 ,认识长江流域主要农产品及其产量占全国的比例。
经过长江干流的主要铁路干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线
成昆线
5、长江流域的工业状况(P55活动题)
(1)主要钢铁工业基地:
上海、宝山、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2)集成电路、化学纤维、汽车
因为长江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工业基础——长江三角洲,沿江地带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主要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大。
(3)
攀枝花 上海
煤、铁来源 铁矿石从国外进口,煤来自淮南、淮北和华北地区
水源 金沙江、雅砻江
交通运输
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