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 七下 第3课 点与线的魅力 课件(7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 七下 第3课 点与线的魅力 课件(7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15 17:0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4张PPT)
点与线的魅力
第二单元 点线面
任何一门艺术都含有它自身的语言,而造型艺术语言的构成,其形态元素主要是:点、线、面、体、色彩及肌理等,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点、线。
点、线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平面构成之一。
绘画中点的概念
点:
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
点表示位置,没有长度宽度,只有微小的面积。是一条线的始点或终点,
也可存在于两线交叉处
这是什么?
你可以在不改变这两个圆点实际大小的情况下,通过别的方式让我们在视觉上产生左边的圆点大于右边的圆点的视觉效果吗?
某个形象被人们视为“点”,是依赖于它与周围环境的比例或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
平面构成中的点:
点的魅力
点有大小,有规则点和
不规则点。
有疏密、轻重、虚实的
构成变化。
平静、集中感
向下跌落的感觉
安定、踏实的感觉、
不安定感、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1
2
3
4
点的不同构成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线的变化又有哪些呢?
粗 细
长 短
曲 直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
·

平面构成中的线:
(比较细长的形象 )
绘画中线的概念
线:
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可以理解为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线更强调外形和方向,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
线的魅力
直线曲线
长线短线
横线竖线
斜线正线
粗线细线
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
水平线:平静、安定、舒展、延伸
使人联想起广阔的地平线、田野、海平面
垂直线:严肃、明确、坚强、挺拔、刚毅、上升、下降
过粗的垂直线代表信心,过细的垂直线又给人
细弱、渺小的心理反映。
斜线:很强的方向感和速度感。
平静,沉稳,舒展,安宁
挺拔,刚毅,庄严
自由,流畅,愉悦
不同形状的点与线,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与构成,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同时也会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点、线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无秩序的构成 对比与统一的法则
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的美感。
有秩序的构成 重复、渐变、发射
同学们,想一想,看一看,图片中的“点”和“线”在哪里?
——英国馆
——英国馆
将点、线按一定美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
今日目标
思考一下:如何布置画面产生美学规律?
点、线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无秩序的构成:对比与统一的法则
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
的美感。
有秩序的构成:重复、渐变、发射
发射构成
特殊的重复,点线环绕一个或者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者集中。(如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
思考一下:如何布置画面产生美学规律?
发射法则
扩张与收缩的张力美
渐变法则
空间与层次的立体美
渐变构成
无论从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等视觉因素都可以逐渐进行变化。
思考一下:如何布置画面产生美学规律?
重复
重复法则
秩序与变化的韵律美
自由构成
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来组合点与线。
思考一下:如何布置画面产生美学规律?
无秩序的构成
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的美感。
思考一下:如何布置画面产生美学规律?
重复
渐变
发射
当画面中综合运用了所有的法则,画面的韵味呈现得淋漓尽致
快速回答这两幅图运用了什么法则?(小组抢答)
那么多的组合形式,同学们找到变化的规律了吗?
美学规律:均衡 韵律 节奏
大师笔下的点、线、面
西班牙 米罗
西班牙 米罗
毕加索和达利的同乡。风格:简明的形状,点与线的精心安排,奇思遐想、幽默趣味、清新、简单、天真至极。是人类梦想和思念的伊甸园。
保罗 克利:艺术语言多变,令人琢磨不定,总在现实与幻想,听觉与视觉,具象与抽象中来往,这些都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毕加索:最具创造性,作品风格多样、形式多变,一生经历了从写实,古典,象征、印象、立体各种潮流的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在生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到卢浮宫的人。
毕加索
马蒂斯:
风格:大胆单纯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画面充满平衡、静穆、单纯、宁静感。
大小点组合的美感
在苍蓝的天幕上
安装一块橙黄的方窗
方窗那神秘的瞳仁里
浑圆的五彩音符就飘出来
每一个音符都罩着一圈粉色的修饰音
围绕最大的那个粉红音圈跳舞
就像和谐的万物自由生长
围拢着一个秘而不宣的宏大的主题——意蕴就藏在对音乐曲调与旋律的联想之中
康定斯基《粉色的音调》
康定斯基:热抽象的代表。
从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的欲望,激情自由的流露,线与色的组合没有固定的格式,强调精神表现的结果。
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百老汇的爵士乐》
蒙德里安
荷兰艺术家
抽象派绘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蒙德里安笔下描绘一棵树所发生的形态上的变化
《红色的树》作年1908年
《灰色的树》作于1912年
《开花的苹果树》作于1912年
继《灰树》之后探索将树更加简化和抽象化处理,从形式上寻求最本质的构成之作。画面上的树则变成了是一些已经失去树枝形态的弧线,成为几近纯抽象的绘画。 这只是画家在步入纯抽象绘画创作前的脑中仍存有树的影子的抽象表现的作品。可以说这件作品是蒙德里安创作转入直线直角构成的抽象作品的引线,此后便步入了 纯抽象的直线构成的创作了 。
这幅画里的树,抽象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至于苹果树的形象完全消失在网状线条中。也就 是说,树的形象已经彻底淡化,只有一些感觉像树枝的弧线在画布上游弋,还有与具体事物有关的这幅画的名字。如果没有名字,人们很难猜测画家画的究竟是什 么,是池塘中的水波?还是树木在池塘中投下的影子?其实,究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线条构成了人们视觉中美妙的诗意。
聆听声音——大师作品中的法则与音乐情感
《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蒙德里安
通过水平和垂直线条以及用色彩精心组织的画面,以引起观众对百老汇街道纵横交错的道路以及爵士乐特有的节奏感的联想。有一定的美感,是一种艺术的探索。
蒙德里安:
风格:直线构成和单纯的三原色,形成最基本的要素,表现“纯碎的实在”,最极至的抽象。
作品显示出一种柔美和富有韵味的节奏,呈现出特有的韵味,即视觉上流动的点线和面的连接,是连贯的,体现中国文化的趣味和想象,韵律性的用笔,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悠长韵味的节奏。
创作:
尝试用点、线构成的三个法则去表达音乐的情感、节奏和韵律。
要求:
1、要有点、线的大小、长短、粗细、疏密、虚实等对比关系和变化。
2、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富有文采的名字,在右下角注明。
春天交响曲
晴天
海洋的诉说
美学规律:均衡 韵律 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