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生物变异的来源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生物变异的来源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2-24 10: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可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条件
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改变)
(改变)
(改变)
来源
诱因
生物的 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基因重组
仅由环境不同引起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普通的小麦种子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给予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结出的是粒多饱满的种子,但是再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结出的仍就是普通的种子
不可遗传的变异
太空椒(经过太空遨游,也就是经过辐射的)和普通椒相比,太空椒具有明显的优势,果实肥大,把其种下去后结出的仍是太空椒
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的 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基因重组
仅由环境不同引起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
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

黄色圆粒豌豆

×
P
F1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出现两种新的类型
重组型
快速回忆
一、基因重组
1、概念:
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②交叉互换型: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减I后)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互换.(减I前/四分体)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
B
A
B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一、基因重组
1、概念:
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②交叉互换型: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减I后)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互换.(减I前/四分体)
3、意义: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的结果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A: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
B:能否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性状?
D:能否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思考
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贫血症
 为什么谷氨酸会被缬氨酸取代呢?
   
镰刀状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异常,一条多肽链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正常
异常
…-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 —…
思考与讨论
CTT
GAA
谷氨酸
缬氨酸
DNA
mRNA
氨基酸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GUA
CAT
GTA
突变
GAA
_____原因
_____原因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__产生的。
病因:
替换
根本
直接
相应性状的改变
相应蛋白质的改变
相应氨基酸的改变
mR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变化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具体变化过程: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基因突变的机理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和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增添
缺失
替换
1、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二、基因突变
┯┯┯┯ ATGC TACG ┷┷┷┷
┯┯┯┯┯ ATAGC TATCG ┷┷┷┷┷
┯┯┯┯ ATGC TACG ┷┷┷┷
┯┯┯ AGC TCG ┷┷┷
┯┯┯┯ AAGC TTCG ┷┷┷┷
┯┯┯┯ ATGC TACG ┷┷┷┷
增添
缺失
替换
思考与讨论:
1、基因碱基对的改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性状)的改变?
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不是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1)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中的突变不会引起基因
突变,也就是不引起性状变异。
(2)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
突变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3)显性纯合子(AA)突变为杂合子(Aa)也不会引起
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总结
1、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2、对蛋白质分子结构影响比较小的基因突变
方式是:碱基对的替换
其次是:缺失或增加3的倍数个碱基对
影响最大的是:缺失或增加不是3的倍数个
碱基对
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
A.有丝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体细胞
生殖细胞
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但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中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DNA在进行复制时发生错误.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各种射线的照射、温度剧变等
亚硝酸和碱基类似物等
病毒和某些细菌等
5、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突变发生的时间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果蝇的白眼基因 4×10-5
果蝇的褐眼基因 3×10-5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小资料
(2)稀有性: 突变率低;
(3)少利多害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白化病
为什么呢?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它们 与环境取得了高度的协调。
(4)多方向性: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5)可逆性:
6、基因突变的结果和意义
产生新基因
引发生物变异
常见突变性状:
果蝇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
家人 :正常色觉——色盲
正常肤色——白化病
结果:往往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即产生了新的基因。
基因突变的意义: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唯一途径!
7、基因突变的类型
依据对表现型的影响
形态突变
生化突变
致死突变
蛋白质
消化吸收
细胞内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依据突变条件: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质
原因
时间
意义
发生可能性
产生新的基因
产生新的基因型
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改变
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交叉互换等
间期DNA复制时
减数第一次分裂
变异的根本来源;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来源之一
生物多样性重要原因
低频但普遍
有性生殖中普遍
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