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6 20: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泉州科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P-31 S-32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
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false晶体与false晶体的反应③浓硫酸稀释 ④生石灰与水反应生 ⑤高温煅烧石灰石 ⑥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②⑤⑥
3、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B.食物贮藏在冰箱内
C.利用KClO3固体加热制O2时添加少量MnO2固体
D.用2 g锌粒替代1 g 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过量盐酸反应
4、已知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
B.该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2627552647955、将酸洗除锈后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一段时间,右端试管中,导管内水柱上升
B.过一段时间,右端试管中,导管内有气泡产生
C.负极反应为Fe-3e-===Fe3+
D.如果把右端的试管中的水换成煤油,则导管不会有任何现象产生
6、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s) B.v(B)=0.005 mol/(L·s)
C.v(C)=0.8 mol/(L·min) D.v(D)=1.0 mol/(L·min)
4083685431807、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锌片为负极 B.铜片溶解,质量减少
C.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799205121285A.装置X很难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该系统中至少存在3种以上形式的能量转化
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零排放,并能实现化
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9、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4 mol H2和4 mol N2,10 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10、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T(g)在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是(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反应容器内P、Q、R、T四者共存
C.反应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D.P和T的生成速率相等
11、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时,3v正(NH3)=2v逆(H2O)必成立
B.关系式5v正(O2)=4v正(NO)总成立
C.用上述四种物质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数值中,v正(H2O)最小
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必能生成4 mol NO
40506653829051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341122053657513、已知断开 1mol Cl2(g)中Cl-Cl键需要吸收243kJ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g)+Cl2(g) = 2HCl(g) ΔH= + 185 kJ·mol-1
B.生成1mol H2(g)中的H-H键放出 121.5 kJ 能量
C.断开1mol HCl(g)中的H-C1键要吸收 864 kJ 能量
D.HCl(g) =H2(g)+Cl2(g) ΔH= + 92.5kJ·mol-1
323088065214514、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58分)
15、(9分)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379222067945(1)右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 mol NH3(g)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H—H
N≡N
键能/kJ·mol-1
435
943
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 kJ·mol-1。
(3)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ΔH1=-a kJ·mol-1①
N2(g)+O2(g)===2NO(g)  ΔH2=-b kJ·mol-1②
若1 mol 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ΔH3= 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
16、(15分)
(1)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
以50 km/h行驶了40 km。为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的制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_。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2)已知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3 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物断键需要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生成新键放出的能量。
4222115254000③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④某航天器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图所示: a、b两个电
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它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的
装置。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极上的电极
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SO向________(填a或b)极移动。
17、(12分)
3800475194945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
(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锌的状态
反应温度/℃
收集100mL氢气所需时间/s

薄片
15
200

薄片
25
90

粉末
25
10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____ 、 _______ 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Ⅰ和Ⅱ表明 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18、(12分)
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
(3)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外电路中,电子从_______极流向_______极。
(5)负极反应式:_________;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19、(10分)
恒温恒容条件下,将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
(3)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填字母)。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D.A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A的转化率是 ,B的体积分数是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B
A
A
A
B
C
C
D
A
C
D
B
15、(9分)
(1)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2)390 (3) (各3分)
16、(15分)
(1)C(1分) 
(2)①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1  (3分)
②< (2分)③<(2分) ④化学(1分) 电(1分)
2H2-4e-===4H+ (2分) O2+2H2O+4e-===4OH-(2分) a(1分)
17、(12分)
(1)3X+Y?2Z (3分) (2) 0.05mol/(L?min) (3分)
(3) ① 固体表面积 (2分) 温度(2分) ② 温度越高 (2分)
18、(12分)
(1)Cu (1分) 氧化 (1分) (2)硝酸银溶液 (2分)
(3)有银白色的固体析出 (2分)
(4)负(Cu) (1分) 正(Ag) (1分)(5)Cu-2e-= Cu2+ 2Ag++2e- = 2Ag (各2分)
19、(10分)
(1)0.6 mol·L-1·min-1  (2)3  (3)BD
(4)80% 30% (各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