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讲义+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讲义+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6 18:57:2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
0
1
4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知识巩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奠基
(1)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基础知识巩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闸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基础知识巩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3.形成: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化中的正统地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
4.发展
(1)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懦、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基础知识巩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3)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理学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5.传承和转折
(1)明朝中后期,心学兴起,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2)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获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的发展
6.衰落到复兴
基础知识巩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基础知识巩固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20世纪早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史料探究一
材料一此时的儒学以“仁”为思想内涵,重视人伦,推崇王道;虽然在当时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没有被统治者太多重视,但……周游列国,兴办私学,聚徒讲学,社会影响巨大,有非儒即墨之说。
糅合道、法和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阐释君权,以“独尊儒术”巩固统一,以纲常伦理维护秩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办太学,以研究儒家经学,造就儒家治术人才。自此百余年间,经学极盛,成为官学的统一教材。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史料探究一
概括指出儒学发展变化的特点。
从显学提升为正统;由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演变为服务君主统治的工具;思想内涵不断发展演变,由学术化→神学、正统化→哲学、思辨化→世俗、实用化。
史料探究二
材料二在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似乎可以划分为两大流派。“内圣”:颜回→子思→孟轲→程颢和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王阳明→孙奇逢……“外王”:子夏→荀况→叶适→王廷相→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龚自珍和魏源……,呈现出两大流派此起彼伏、交相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史料探究二
指出儒学的两大流派各有何侧重,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内圣”侧重于传承。孟子传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一套系统的“仁政”学说。“二程”继承孟子学说,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人伦者,天理也”),而朱熹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外王”侧重于批判、挑战。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和“性恶论”,主张挑战和改造自然,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顾炎武等人批判君主专制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魏源等人突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史料探究三
“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请问“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哪些?又该怎样评价“百家争鸣”呢?
(1)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②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史料探究三
③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基础知识巩固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2中华文化提倡民本思想。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4.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5.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史料探究一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内容有了怎样的发展?
史料探究一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民国初期的历史命运有何变化?
答案1:围绕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用仁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
或答案2:简单只答出仁、德、礼或者“克己复礼”
史料探究二
材料一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史料探究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有何不同?
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
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
史料探究三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动一个转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史料探究三
(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
(2)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
(3)你是否同意“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
答案:
(1)民族危机因鸦片战争而凸显,因甲午战争而激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腐朽统治,但没有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文化、思想基础。
史料探究三
(2)与启蒙运动一样,新文化运动批判了现行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促成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为后续的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所以,它同样具有思想启蒙的性质。
(3)同意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中华民国,但民主意识并未深入人心,专制残余死灰复燃,导致帝制卷土重来。而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作为系统的理论如答不同意(观点),也可适当赋分,因为毕竟是从制度走向文化,本质上可以说是不同的追求。
基础知识巩固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3)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基础知识巩固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拓展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3)1915-
1919年,民主主义者学“思想文化”。
(4)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
课后练习
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课后练习
答案:D
解析: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D项正确。
课后练习
“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
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课后练习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说明探讨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对于融入世界的重要性,即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故选D项。
课后练习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后练习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
答案: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点。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统一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到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家思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其次,出现
课后练习
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谢谢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格局的形成
2.掌握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
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奠基
(1)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闸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形成: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化中的正统地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
4.发展
(1)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懦、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3)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理学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5.传承和转折
(1)明朝中后期,心学兴起,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2)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获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的发展
6.衰落到复兴
(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早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知识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2中华文化提倡民本思想。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4.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5.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知识点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
样性。
(3)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提升优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理论思维的理念,它们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其核心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应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具体包括以下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3)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②在教化思想上,主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③在美学追求上,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④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思考探究
例1:《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论述的主旨强调应该尊重
A.文明的互补性
B.文明的同一性
C.文明的排他性
D.文明的多样性
答案:D
【详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了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故选D;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文明的互补性,排除A;万物并育、百花齐放,无法体现文明的同一性,排除B;C项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符合,排除。
例2: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D
【详解】
启蒙思想家用通俗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牛顿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理性正是启蒙思想所倡导的,因此D正确;牛顿没有编写通俗读物,排除A;B是现象,而试题追问的是本质,排除;C在题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课后作业
1.周武王大行分封,首封功臣姜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下列有关齐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②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齐鲁两国可通婚
③春秋晚期孔子诞生于该国④稷下学宫因位于其国都稷门附近而得名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3.某校《中学生守则》中指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
这一守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是
A.仁者爱人
B.经世致用
C.克己复礼
D.民为邦本
4.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说明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
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5.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
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
C.主张天人合一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6.美国学者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恳公移山、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意在强调
A.很多神话故事在历史上往往是难于考证
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
C.中华文明改造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
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
7.《尚书》等文献中谈天时几乎总是与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孔子谈天时几乎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孔子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这说明孔子
A.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B.否定了天命的存在
C.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D.继承了商周的文化
8.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懂礼即国”的汉儒学说,自称“中国”,但也没有将宋人排除在“中国”之外。这说明
A.两宋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B.各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
C.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
D.文化多元一体意识增强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分封姜尚于齐,齐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齐国为姜姓,鲁国为姬姓,齐鲁可以通婚,齐国在国都稷门附近设立学宫,称作稷下学宫,①②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孔子诞生于鲁国非齐国,③错误,与之组合的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C
【详解】
王守仁认为“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排除ABD。
3.A
【详解】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体现出对父母的孝和对他人的友爱,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理念是仁者爱人,故选A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要有实用,克己复礼是指要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民为邦本是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都和题意不符,排除BCD项。
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古代汉字书法与数字组合成优美图案,体现家庭和睦的寓意,象征全人类、世博会以人为本,传递对人类和世博会的祝福等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A项错误;“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C项错误。
5.B
【详解】
由材料关键信息“肯定‘天无二日,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家仍承认君主统治;再由材料“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并非要推翻现有政权,他们并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这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受时代的限制,故选B项;A项中的“民主政治”的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恳公移山、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的抗争精神,这一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7.C
【详解】
孔子把天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突出对人的关注,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根据“孔子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可知,孔子没有否定天命的存在,排除B;材料信息说明孔子天命观与商周时期天命观的不同,并非“继承”,排除D。
8.D
【详解】
辽人、金人和宋人都自成“中国”,体现了当时各政权对“中国”这一概念的认同,即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说明文化多元一体意识增强,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各政权对“中国”概念的认同,并不代表两宋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各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排除AB;各民族政权认同“中国”的概念不代表广泛认同中原文明,排除C。故选D。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提优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为位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其形制属于春秋以来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这反映了
A.华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B.岭南文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
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
2.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却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A.具有阶级色彩
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3.从殷商时期的“惟天监下典厥(道)义”,到西周时期的“遵王义”,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人义”,即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入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酒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
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人物言论与宋明理学相符的是
A.孔明: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C.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D.李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5.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A.统一性和连续性结合
B.变革性和多样性结合
C.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
D.复杂性和创新性结合
6.下表体现了中国古代时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7.如表所列思想中,具有哪些积极元素
①社会责任
②国家统一
③改革精神
④崇尚致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8.宋明时期徽州地区宗族的“族训”“族规”和“家典”的制定,基本上都是“推本紫阳《家礼》”,即以《家礼》为其根据,并且明确作出诸如“祭用文公《家礼》”,“元旦渴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之类的规定。这体现出
A.儒学重建信仰理论的完成
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
C.儒学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
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
9.面对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热心救世,一生努力不懈。孔子提倡“礼”的主要目的是
A.重建理想的社会秩序
B.防止苛政和任意刑杀
C.反对诸侯间相互征战
D.创立和传播儒家学说
10.《墨子》说:“贤者举而正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是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以谓进贤。”可见,墨子主张的本质意图在于
A.倡导建立地主阶级政治与道德规范
B.主和否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体系
C.按照小生产者的意愿建立理想的国家
D.为了恢复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11.“他把朱子学里模糊不清的国家体制和文明体系区分开来……试图追溯文明的根源……打开一条客观考察自身所属文明的道路。”据此,符合“他”的这个观点是(  )
A.“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先秦时,“他们不狩不猎,不耕不织,不农不商,奔走于诸侯……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这体现了(  )
A.宗法制瓦解
B.百家争鸣
C.私有制兴起
D.重农抑商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①天人合一
②与民休息
③兼爱尚贤
④道法自然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4.古人造字往往包含深刻的内涵。例如甲骨文中的“孝”字,“老”字在上,“子”字在下,取孩子搀扶着长辈行走之意,意思是儿女赡养父母、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以下对甲骨文的“孝”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造字的方法看,它属于象形字
B.旨在宣扬一种尊卑长幼的等级观念
C.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体现
D.后来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不利于社会发展
15.汉朝时,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儒法结合成为统治思想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司法原则凸显儒家伦理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16.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

A.黄老之学
B.“天人感应”学说
C.儒家思想
D.“工商皆本”思想
17.梁启超称赞某位清代思想家说“遍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利害者,分类录出学术之最大特色,在反对向内的——主观的学问,而提倡向外的——客观的学问”。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倡导
A.工商皆本
B.反对专制
C.经世致用
D.唯物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创立的“家国同构”的教化模式,把教化天下的任务分摊到每个家庭来承担,直接把家庭这个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及人所依赖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道德教化的组织机构。《三字经》中提出的“子不教,父之过”,就是社会向家庭分摊教化任务的明证。在家庭伦理方面,古代家教首先推重儒家提出的“孝悌”观念,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有序,而且具有尊老抚幼的社会保障功能。它成功实现了把家庭伦理同人际伦理、政治伦理的对接和统一。
宋代进土袁采在《袁氏家范》中提出“子弟有愚缪贫污者,自不可使之仕宦。”清代监察御史蒋伊在《蒋氏家训》中明文规定:子孙如果“有败类不率教者,父兄诫谕之。谕而不从,则公集家庙责之。责乏而犹不改,甘为不肯,则告庙换之,终身不齿”。
材料二
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1921年10月3日,饱受肺病折磨的严复在弥留之际,郑重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
1936年,黄炎培四子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黄炎培手书“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32字家训”相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黄炎培家庭教育的主要观念并对此进行简要评价。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1)据材料从文化区域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但面对外来文化冲击,也并非立即就能接受,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
20.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当时(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
材料三
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迎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回答董仲舒为此提出了哪些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磐在西汉时期的南越王墓中也有发现,说明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广州地区,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而非岭南文化的优越性,故选A,排除B;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编磐属于礼器,不能说明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排除C;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开始南移,排除D。
2.C
【详解】
“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都是高尚道德的表现,孔子把这些意义赋予“君子”,说明孔子的思想着蕴含立德意识,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材料信息与教育无关,排除D。
3.B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义”的性质及内涵在思想家们的改造下,从商周时期的“亲亲尊尊”发展成为“一人一义”,反映出当时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本意识正在形成,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C项错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直到西汉时期才得以确立,D项错误。
4.C
【详解】
“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忠君的思想,故选C;A强调刑罚的作用,与理学思想无关,排除;曹操的言论反映了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符合理学倡导的“义”,排除B;贤臣择主与理学思想无关,排除D。
5.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秦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走向极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法、阴阳五行家以及道家思想的融合,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依然有其它内容,这意味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单一内容,即传统文化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C正确;题干未提及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排除A;B并未体现出材料中所提及的传统文化具有的统一性特征,排除;复杂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
6.A
【详解】
古代的法律条文禁止亲属之间的检举揭发,不准相互告状,并处以重刑,这种做法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法律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合,不是法律与公德的融合,故B项错误;血缘亲情逐渐强化与表格内容体现的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C项错误;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日趋固化,故D项错误。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社会责任,“天下定于一”强调国家统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反映了改革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体现了理想精神,①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社会责任和改革精神在材料中有所体现,忽略①③的AC两项不符合题意;崇尚致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D项错误。
8.D
【详解】
“族训”“族规”和“家典”的制定,“以《家礼》为其根据”“元旦谒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表明理学逐步走向世俗化,D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错在“开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9.A
【详解】
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提倡“礼”,希望重建理想的社会秩序,故选A;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孔子提倡“礼”的目的并非为了创立和传播儒家学说,排除D。
10.C
【详解】
贤者被推举任用,成为富贵的官长;不肖者被抑制、废弃,遭受贫贱、被徒役,通过“尚贤”,平等竞争让人们劝赏畏罚,争相成为贤者,“进贤”使贤者增加不肖者减少等,反映出墨子主张的本质意图在于按照小生产者的意愿建立理想的国家,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主阶级政治与道德规范”,A项错误;否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体系”与材料核心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反对等级特权,强调尚贤与“恢复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不符,D项错误。
11.D
【详解】
由材料“试图追溯文明的根源……打开一条客观考察自身所属文明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试图追溯文明的根源,建立一种考察方法,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D正确;A是孟子的思想,排除;B是董仲舒的思想,排除;C是张载的思想,排除。
12.B
【详解】
依据材料“奔走于诸侯……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著书立说,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正确;题干主旨是士阶层的兴起,未体现出宗法制瓦解,排除A;私有制兴起以及重农抑商是经济领域内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
13.B
【详解】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提出的观点,意思是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故①④正确。与民休息是指让百姓休养生息,即轻敛薄赋作为主要手段,并且奖励生产,减轻刑法,提倡节俭等,来减轻对百姓的压迫,使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排除②;兼爱尚贤是墨家观点,和生态文明无关,排除③。故答案选B。
14.C
【详解】
“儿女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的观点,故C正确;“孝”造字方式看会意字,故A错误;等级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错误;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大发展,故D错误。
点睛:
15.C
【详解】
据材料“汉朝时,对不赡养老人者……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敬长辈体现了儒家思想伦理的内容,这说明汉代司法原则凸显儒家伦理,故C项正确;西汉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不是儒法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孝敬长辈与儒家思想伦理的关系,再结合材料信息,即可得出司法原则凸显儒家伦理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6.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忠、孝、廉、节”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传统文化
17.C
【详解】
顾炎武学术之最大特色,在反对内向的——主观的学问,
而提倡向外的——客观的学问,指斥纯主观的王阳明学说不足为学问,因此,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故选C;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排除A;反对专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顾炎武倡导务实学风,反对王阳明心学空谈心性,与唯物思想无关,排除D。
18.(1)特点: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教化模式;家庭成为教育的基本组织机构;以“孝悌”为核心内容;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影响:保障了社会教育的有效性和长久性;实现了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观念:严复倡导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黄炎培强调事业进取心、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既有主见又和谐交融。
评价:严复、黄炎培的家庭教育观念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危机沉重的社会现实;对优秀文化传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珍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反映出先进中国人自觉的文化复兴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创立的‘家国同构’的教化模式”可归纳出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教化模式;根据材料“直接把家庭这个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及人所依赖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道德教化的组织机构”可归纳出家庭成为教育的基本组织机构;根据材料“古代家教首先推重儒家提出的‘孝悌’观念”可归纳出以“孝悌”为核心内容和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影响可从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观念:根据材料“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可归纳出严复倡导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根据材料“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可归纳出黄炎培强调事业进取心、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既有主见又和谐交融。评价:结合其主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关于评价可从民族危机加深的现实、传承优秀文化、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及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9.(1)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态度: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践,因此不如佛学。
【详解】
(1)第一次:根据“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得出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根据“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得出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根据“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得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态度:根据“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得出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根据“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得出但不能指导实践,因此不如佛学。
20.(1)孟子:主张仁政。
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3)意义:“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详解】
(1)孟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仁政。
荀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以适应当时政治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思想以深化儒学研究。
(3)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构建的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强调的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