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
温故知新
1、电脑、互联网出现的时间、商业化的时间
2、航天技术的成就有哪些?
3、海洋技术有何重点发展
4、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
5、现代科技的主要特点?(同步练习册89页)
6、信息技术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方面有何表现?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
---富兰克林
重点: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意义、东西方航路、
三角贸易
难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结合【导学流程】基础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引言、大字、小字),标划问题答案。课本要有圈划和标注,独立思考,注意把握时间。
2、你在自学中存在哪些疑问?简单记录,在下一环节中讨论解决。
自主学习,用时10分钟
导
思
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它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下三幅图反映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新航路开辟初期、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19世纪前中期)的三角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三角贸易信息,
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思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三角贸易信息,
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图1:欧洲殖民者将廉价工业品运往非洲,然后从非洲掠夺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再将美洲的金银原料运回到欧洲。这与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相符。
因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美洲印第安人锐减,为开发美洲而兴起黑奴贸易。故图1为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
图2: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然后从中国进口茶、丝等原料、半成品,再将工业品出口到印度和中国。这与19世纪前中期的贸易状况相符。此时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故图2为19世纪前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图3: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金银,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然后以金银换取亚洲的丝绸、香料,而美洲的玉米、甘薯也传入中国。这与新航路开辟初期的状况相符。此时美洲的发现,世界市场的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品在亚洲缺乏竞争力,故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白银流入亚洲。故图3为新航路开辟初期的三角贸易。
评
探寻——世界市场的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41页内容,
完成表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进程
时间
关键事件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初步形成
15、16世纪
基本形成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工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业资本
工业资本
垄断资本
阅读材料,归纳: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材料二
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材料三
在1870年左右,英、法、德、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对外投资只有50亿美元,到1914年增加到440亿—480亿美元。这时,垄断资本家从对外投资中取得的收入,大大超过了从对外贸易中取得的收入。
商品输出
掠夺原料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南美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矿山中劳动
材
料
一
武力扩张、暴力掠夺、殖民侵略
9
真题深化——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0年山东新高考省模拟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右图是根据张芝联等著作的《世界历史地图集》制作
(1)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殖民侵略对非洲产生的影响。
(1)特征:最初是在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后来侵略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
成因:①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沿海建立了少量殖民地。
②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扩大了对非洲的侵略。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扩大资本输出和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2)①从给非洲带来灾难的角度作答。如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是非洲长期贫穷落后甚至混乱的重要根源之一等。
②从非洲人民反抗压迫的角度作答。如二战后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逐渐崩溃;非洲独立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等。
真题深化——世界市场的形成
商业贸易的范围变化
图片
看变化
图3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
图1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
图2
18世纪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4
20世纪初国际贸易示意图
评
商业贸易中心的变化
数字
看变化
材料二
“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这一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于这些亦商亦盗的海上斗士,伊丽莎白女王及其政府从未作过认真的禁止,相反还时时予以鼓励……它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
在英国……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一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
——《大国崛起》解说词
17世纪荷兰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19世纪中叶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商业贸易中心的变化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材料三
数字
看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国的贸易中心地位被欧美国家所分享,
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中国方案
共商
共建
共享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课堂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发展
技术进步
世界市场形成发展
商业贸易发展变化
商业贸易规模扩大
商品种类丰富
经营方式的变化
商路中心的转移
贸易格局的演变
社会生活的便利
世界联系的加强
东西方发展的差距
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亚非拉的双重影响
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唤
小结
固
1.
16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才能消费;到16世纪末期,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下降,普通民众皆可消费。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东西方贸易渠道的拓展
B.
中医药在欧洲得到普及
C.
社会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D.
价格革命改变消费结构
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
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D.
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A
A
固
3.
下图为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欧资本输出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
资本输出缩小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
B.
欧洲资本绝大部分流入经济发达地区
C.
资本输出便利欧洲列强控制世界市场
D.
资本输出缓和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C
固
4.
1870年至1913年,国际上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更加明确,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
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D.
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