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活动方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活动方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21: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学习活动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学生在感受形象,解读社会环境,把握作品内涵,理解创作意图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活动主题
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活动内容
通过对单元小说的拓展阅读,加深对同学们中小说环境与任务关系的了解和认知,与同伴交流,碰撞,形成新的认知,激发的阅读兴趣,提高小说的阅读鉴赏能力;将文学作品中得到的思考和审美体验融入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审美情趣。
活动时间
适时穿插于第一单元课文学习之中。
活动方案设计
1.活动方案。
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林冲的遭遇,不仅仅是因为高俅父子对他的迫害;別里科夫死后人们的生活仍然“郁闷、无聊、乱糟糟”、“局面并没有好一点”;人变为虫,这闻所未闻的故事也需要在现实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理解,认真阅读本単元小说,分小组概括各小说中社会坏境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6—8人为一小组,每组选择本单元的一篇小说,从时代背景、社会坏境、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等方面具体分析,阐述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并将各小组讨论的心得体会,在全班展示、交流。
小说人物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描写体现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人物提供了大的活动时空背景,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暗示影响人物性格的因素;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命运。
3.设计交流问题。
(1)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
(2)小说中典型人物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有着怎样的结局?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表现人物命运有什么关系?
4.设计活动形式及过程。
(1)自主探究文本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几处,辨析属于社会环境的语句,在文中用笔划出来,并反复诵读,体会这些社会环境描写分别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和背景。
(2)全班分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在全班展示,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发言,最后教师作总结。
(3)组内讨论:
这些社会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和背景?这样的社会环境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命运有着怎样的联系?作者是如何通过社会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的?
班级讨论:
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作用是什么?在文章中具体是如何运用的?
初步体会环境描写在作者塑造人物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5.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作用示例。
示例一:
社会环境决定了祥林嫂的悲剧
鲁镇的社会文化背景,左右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社会背景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文化背景是社会历史的积淀,更能左右人物的命运。《祝福》开头第二段描写鲁镇大典情景:“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
年中的好运气的。”这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第一个文化背景。接着,文中提到“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里又体现了第二个文化背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物的命运变得无比悲惨了。小说开头交代祝福的文化背景,就是把人物置身其中,让读者能理解祥林嫂在精神上一次次遭受打击,又一次次挣扎,直至走向绝望的理由。
鲁镇的社会关系,推动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小说中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祝福》中次要人物的言行,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鲁四老爷是祥林嫂的主人。后来婆家人来找,鲁四老爷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这句话都体现了鲁四老爷对封建家长制的维护。
而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家的帮工,可当祥林嫂又提失去孩子的伤心事时,她不耐烦,毫无同情心,却对人家额头上的伤痕感兴趣。她给可怜的祥林嫂出主意,让她拿出所有积蓄捐门槛赎罪。这个所谓的善女人,作为祥林嫂同阶层的人,非但不同情祥林嫂,还用所谓的阴司鬼神论的迷信思想蛊惑她,物质、精神受双重打击,最终把她推向崩溃的边缘。这些人物便构成了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而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走向正是由这些次要人物推动而形成的。
鲁镇的社会思想,决定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第二次又来到鲁镇。可是却“想做奴隶而不得”,鲁四老爷认为她是“不祥之物”,不准她动祭品。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有罪,要用积攒的全部工钱去捐门槛。去赎自己的罪名,哪知道得到的却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吆喝,她所有的希望就在这一声吆喝中灰飞烟灭了。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了,带着创伤,怀着恐惧无声无息地死去。
祥林嫂努力地、严格地遵从鲁镇社会为代表的思想行为规范,尽力地按要求去做。这种人生目标限定她不敢去反抗现实,这种人生理想注定了她在这个专制、残酷的社会中只能以悲剧而告终,这也是中国百姓中最典型的“知天乐命”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把祥林嫂推上了凄凉悲惨的绝境。
示例二:
社会环境影响格里高尔的命运
《变形记》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人变物的非人化
(或者说是异化
)
现象及其后果。作者尽管写的是一个虚幻的故事,
但在社会环境的表现上,
作者遵循写实的原则,洞照了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益至上”的社会背景和残酷的人际关系。
社会背景决定了人物命运的发展。从生物学上说,人变成甲虫是不可
能的,
但从社会学上讲,又是现实的。如果小说把推销员格里高尔写成身患重病或工伤致残的人,大概人们都会认为它是现实主义作品。可是作者一反常规,
独辟蹊径地把格里高尔写成甲虫。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里,在金钱万能的氛围下,
残酷的人际关系使得每个阶层的人都难逃脱异化命运的影响。
社会关系也影响人物命运的发展。在《变形记》里,异化不仅表现在推销员格里高尔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
表现在生产者和剥削者之间的关系之中,
也表现在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之中。老板知道推销员格里高尔变形后借老板秘书主任的口进一步揭露了老板的残忍。格里高尔变形误了当天出差时间,
老板不仅不同情格里高尔,
而立即想到的是自己最近把现款交给格里高尔管理这件事。
格里高尔变形后,格里高尔的亲人之所以着急,
一是怕他丢了差事,影响一家人的生活,二是怕他的变形成为“家丑”,影响家庭的社会地位。格里高尔的母亲似乎没有放弃儿子好转的希望,
但实际上仍然把格里高尔当成怪物看待。因而,
她也就谈不上去关心格里高尔了。以至于儿子死了几天,她才知道,并且露出了“忧伤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