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游园(宅罗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游园(宅罗袍》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5 21:5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园·(宅罗袍)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积累字词音义;品味戏曲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关注戏曲中的人物个性,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加强学生对戏曲的了解,深切体会到戏曲这一综合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进而将戏曲文化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体会人性中的两面:自然人和社会人。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纵谈戏曲,兴趣导入
《牡丹亭》的流传及影响谈起,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讲到这样一个情节:林黛玉听贾府家庭戏班小演员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从“不觉点头自叹”,到“心动神摇”,再到“越发如醉如痴”,受到强烈感染。这段曲文,抒发的正是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
据记载“《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的妇女。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赏读《游园》一曲,感受戏曲魅力。
二、由人及世,以事论人
1.关于作者。
?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明代戏曲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
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与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与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进步主张。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
2.关于作品《牡丹亭》。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南安郡太守之女杜丽娘,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为妩媚春色所陶醉。归来伏案小睡的梦境中,遇少年柳梦梅。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三年后,柳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得见丽娘画像,见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次日,梦梅掘墓,丽娘还魂。有情人终成伴侣。
3.《游园》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本文选择的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一【皂罗袍】。
三、整体感知,经典诵读
1.自读。
学生结合课文有关注释自学,正音,有疑难处提出,先由学生互相解决。
??正音:垣yuán??乐lè?
轩xuān?
忒tuī/tēi?
韶sháo??
2.朗读。
(1)范读:播放郦波老师朗诵的《牡丹亭·皂罗袍》。
朗读指导:读时不急不缓,心事娓娓道来。
(2)演读:请一名同学朗读(女生最佳),注意添加表情和动作,其他同学予以点评,老师总结。
(3)齐读:(配乐《红颜旧》冯帅龙
)。
四、深入浅出,分析赏读
1.读完本曲,你脑海中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学生描述,老师点评。?
明确: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
2.这支曲子富有诗情画意,尤其是借景抒情的过程中刻画了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值得细细品味。请按要求分析人物情感,并有感情地诵读曲词,读出杜丽娘当时的心情。
(1)赏析的参考句式:我觉得曲中人物的心情的句子是   ?
 ,因为 ?
  。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点评。
明确:(景美却情伤,反衬手法)这支曲子表达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感。“原来”、“似这般”、“都付与”这几个副词饱含着主人公无限惊讶、感叹、惋惜,带有极强烈的感彩。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反叛精神或个性解放愿望)。???
3.这支曲子历来广被吟咏,除了景美、情美,还有哪些美值得我们称道呢?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加以总结。
明确:风景美、情感美、音韵美。
补充:音韵美:压什么韵?(ian/uan)一韵到底,宛如一泓清泉流动,鸣响着泠冷的韵凋,给人以明快的美的享受。句式特点?(对比、整齐、用典)用了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型,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这一组组对比,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突出主人公的复杂微妙心理;而且使句式整齐华美,语言绮丽典雅,富于音乐美。
五、欣赏剧曲,扩展延伸
1.欣赏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排演的昆曲《游园惊梦》。
2.聆听当代流行歌曲卡奇社的《游园惊梦》。
你更喜欢哪一种演绎,请简述理由。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适当点评。
示例:喜欢昆曲的演绎。如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
喜欢流行歌曲的演唱。曲风清新灵动,别具一格。化用歌词,旧曲新唱,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节奏明快,更容易被大众喜爱。流行歌曲更能突出当代人们、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愉悦,与时代脉搏相吻合。
六、课后思考,唱响美篇
1.学习《游园》中另外五支曲子,思考杜丽娘游园时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你是否也有过这种心理体验?你又是怎么看待你和杜丽娘的相同或差异?
2.传承经典,旧词新唱,在继承的基础上将戏曲注入新的生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