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33张PPT)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目标
1.试运用地图简单分析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2.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会列表比较该线南北两侧的诸多差异,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3.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自 学
读课本P2-5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____东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 ,西部 。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
7.综合 、 、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
小组讨论、合作互学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高于0 ℃
少于800毫米
多于800毫米
有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高原、平原
高原、丘陵、平原
无
以水田为主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两侧地理差异明显,结合P4图5.3和图5.4,分析南北两侧的差异。
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
的主导因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
大
气温
降水
气候
精 讲 解 析
我国的地理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
人类活动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
海南风光
北方雪景
南、北方
景观差异
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0℃
1.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 气温逐渐 。
纬度因素
-16℃
-24℃
-32℃
8℃
-8℃
16℃
升高
降低
东南、西北景观差异
江南水乡
西北沙漠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海陆因素
50mm
800mm
200mm
400mm
1600mm
山清水秀
沙漠戈壁广布
递减
西、东部景观差异
青藏雪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特点:
地形因素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人类活动差异
西牧东耕
南稻
北麦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南米
北面
东密西疏
东密西疏
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
1.西部以 为主
东部以 为主
2.人口、城市、交通线有 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
畜牧业
种植业
东密西疏
高
低
比较图5.3和图5.4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读图5.3、5.4
你能说出哪些两个地区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一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旱田和水田分界线
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重要地理界线?
回顾旧识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C
A
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理分区界
A
B
C
每个大的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分地区。
A
界线A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00
800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毫米
降水量的多少
B
界线B
1、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温线、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
1月份0℃、800毫米
2、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与降水(气候因素)
3、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界线C
C
1、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与第一、二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吻合
地形因素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归纳
人类活动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① 地区;② 地区;③ 地区;④ 地区。
2.界线:
界线A:与我国 mm等降水量线分布最接近,主导因素是 。
界线B:大致与1月 0C等温线、 mm等降水量线接近,与“ —
”一线基本吻合,主导因素是 和 。
界线C:大致与地势第 级阶梯边界线基本吻合,主导因素是 。
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