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春旱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知道黄土地和黑土地。
2、通过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掌握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的农业特色。
3、了解华北平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策、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自主学习
认真看书p8-11内容,完成《基础训练》p4“课前预习”部分。
要求:注意图文结合,(图6.3)并在书上画出知识要点,做出标记。(10分钟)
读图
在P9图6.3找到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
(标注课本)
学生展示
1.地理位置
教师点拨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地形差异
2、地形
3、气候
读图说出北方地区地跨哪些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3、气候
读图说出北方地区地跨哪些干湿地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
3、气候
读图说出北方地区地跨哪些气候类型区?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10-11页活动题(积极回答)
读图认识北方地区气候特征
P10活动
1.根据图6.5,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气温的共同特征: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降水量较丰富,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
降水的共同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活动P11
2.比较石家庄、齐齐哈尔气候的差异,结合图6.3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的差异:
1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齐齐哈尔高,寒冷的季节比齐齐哈尔短。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齐齐哈尔多。
降水的差异:
气候差异的原因:
石家庄比齐齐哈尔纬度低,距离海洋近。(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活动P11
3.比较石家庄、延安气候的差异,结合图6.3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的差异:
不论1月还是7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延安高。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延安多,7、8月的降水相对更多,季节变化更大。
降水的差异:
气候差异的原因:
(1)受地形的影响,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气温比石家庄低。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更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所以降水多,特别在夏季。
4、土壤——黑土地
黄土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P10
P10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哪些?农业特点是什么?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有利条件)
本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不利条件)耕地多为旱地。
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都有哪些?
主要分布在哪里
?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大豆
课文P11
思考:
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水资源不足,春旱严重
①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解决措施是什么呢?
②发展节水农业(发展方向)。
探究:课本P12活动,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1、说出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讨论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以济南(图6.8)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气温变化特点:
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
降水的特点:
3~5月的降水少。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降水量少。
华北平原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偏少,蒸发旺盛,又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加剧春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识记: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而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气候较干燥。
②春季农田需水量大,加剧了春旱。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3.收集资料,议一议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2)培育耐旱品种;
(1)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
。
(3)种植耐旱的作物;
(4)采取喷灌;
(5)打机井等。
课堂小结
自然特征与农业
位置和范围
自然特征
地形
气候
温度带
干湿地区
农业
耕地类型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主要灾害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