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16 15: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综合思维: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地理实践力: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一)主体功能区是什么
一、主体功能区
松嫩平原
以提供农产品为主的功能区
辽中南地区
以提供工业品为主的功能区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功能区
(二)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作用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二)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
土地适宜开发程度
自然资源的丰富度
生态环境的脆弱度
经济发展水平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二)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
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人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少,且不均匀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生态环境脆弱
不适宜大规模拓展面积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只能提高已开发域的空间利用效率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因此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四)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划分
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城镇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主体功能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提供农产品
提供生态产品
提供生态和旅游产品,精神财富
1、优化开发区域
优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问题及解决措施: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优势: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未来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
问题:开发基础薄弱
如兰州----西宁地区
2、重点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好,需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
生态环境脆弱,需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3、限制开发区域
① 农产品主产区→提供农产品
② 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
农产品主产区
限制开发区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等25个地区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重点建设以“七区二十三带” 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
{7E9639D4-E3E2-4D34-9284-5A2195B3D0D7}类型
个数
面积(万平方公里)
占陆地国土面积比重(%)
国家自然保护区
319
92.85
9.67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40
3.72
0.39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8
10.17
1.06
国家森林公园
738
10.07
1.05
国家地质公园
138
8.56
0.89
合计
1443
120
12.5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基本情况
禁止开发区域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4、禁止开发区域
各类主题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很重要,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优化开发区域内的国家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
优化开发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需要调整结构,优化发展。
重点开发区: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潜力巨大。
限制开发区: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建设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的分类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
四大战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
西部开发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
范围:港澳+珠三角九市
面积:5.6万平方公里
人口:7000万
GDP:10.867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
范围:京津冀三省市
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人口:1 亿
GDP:8.5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
长江经济带
范围:长江沿岸11省
面积:205.23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6 亿
GDP:40.3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1个省级行政区
面积占全国的21%
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
国的40%
(二)长江经济带概况
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优势一: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区位优势分析
1、长江黄金水道,年货运量超20亿吨;
2、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
3、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优势二: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湖南锡矿山的锑
四川攀枝花铁
云南东川铜
江西大余的钨
湖南水口山铅锌
贵州铜仁的汞
云南个旧锡
江西德兴的铜
优势二: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四川自贡等地的天然气
湖北江汉等的油田
贵州六盘水、四川攀枝花等地的煤炭
三峡等诸多水电站
优势二: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2、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优势二: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2、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3、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优势二: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2、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3、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
4、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优势三: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2、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1、钢铁、石化、汽车、电子的装备制作工业基地沿江分布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1、城市分布密集,大城市较多;
2、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3、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优势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格局
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格局: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全局谋划 发展长江经济带
Overall planning for the D-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成效
加强流城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Yangtze River
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成效
加强流城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新型城镇化
中国地图的转变
海洋,美丽、富饶
能量的源泉
未来的粮仓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自北向南
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渤海、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阅读材料和资源分布图,举例说出我国海洋的“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的具体表现。
风能
可燃冰
潮汐能
石油
波浪能
天然气
温差能
页岩油
海藻等水产品
渔业资源
种类多
数量大
此外还有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结合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发展哪些行业?
风力发电
潮汐能和波浪能
海上天然气开采
海上石油开采
远洋航运
海盐业
海上养殖业
海洋捕捞业
仓储业
(二)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缓解陆域资源紧缺、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需要;
是实现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全球海陆一体化开发趋势的需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迫切需要。
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石油泄漏
塑料污染
海洋生态破坏
珊瑚礁白化
海洋污染
生态破坏
海洋争端及加剧
(三)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发展海洋经济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维护海洋权益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案例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是指海岸带;
九区是指:
辽东半岛海域
渤海湾海域
山东半岛海域
苏北海域
长江口及两翼
海峡西岸海域
珠江口及两翼
北部湾海域
海南岛海域
案例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是指海岸带;
九区是指:
辽东半岛海域
渤海湾海域
山东半岛海域
苏北海域
长江口及两翼
海峡西岸海域
珠江口及两翼
北部湾海域
海南岛海域
多点是指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
第一,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第二,开发更多资源
第三,升级海洋产业结构
严控污染物排放,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我们该如何维护合法的海洋权益
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海洋权益
1982年
联合国主持通过
它是现代海洋法形成的标志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
系统、全面的国际海洋法典
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
我国于1996年批准了该公约
依据该公约,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四、维护海洋权益
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若自然延仲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
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海岛11000余个
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
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
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领海相关
1、中国海洋概况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2012年,我国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2、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
2、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最早发现
最早命名
最早开发
历代管辖
最晚在汉代,我国人民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
至隋唐两代,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经远至西沙群岛。
相关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发现和命名了南海。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
2、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钓鱼岛概况: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由8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5.96平方公里。
无人岛
国际法规定:一个国家可以有意识的占取无主地,取得对无主地的所有权。自1885年以来,日本政府多次对尖阁诸岛(钓鱼岛列岛)进行实地调查,确认其是无人岛,因此根据“先占先得”原则,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日中共处同一大陆架,东海划界应采用“日中中间线”进行海域划界。按照中间线法,钓鱼岛毫无疑问是属于日本的
对中原则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从历史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从地质角度看: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
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国际条约上:钓鱼岛有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其一,从国际条约角度讲,日本通过中日《马关条约》窃取的钓鱼岛等中国领土,理应归还中国。其二,从《大陆架公约》和《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看,钓鱼岛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地质构造。
海洋争端: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与周边国家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必要性: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
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
“西方侵略者
几百年来
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
架起几尊大炮
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
是一去不复返了”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
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
腿肚子不会抖
腰杆子不会弯
中华民族是吓不倒
压不垮的”
——习近平
2020/10/23
课堂总结
概念
作用
考虑因素
因素评价
类型
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关系
制定发展战略目的
长江经济带分析
概述
优势条件
交通
资源
工业基础
市场
整体规划
措施
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课堂总结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维护海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