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同步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同步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16 11: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秦岭横亘我国中部,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不等,海拔多为1500~2500米。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为两支,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复
习)
知识要点
①: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知识要点
②: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可达0℃以下;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自然植被冬季落叶明显,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800mm等降水量线
1月0℃等温线
知识要点
③: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00mm等降水量线
1月0℃等温线
知识要点
④: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糖类作物是甜菜。
知识要点
⑤: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糖类作物是甘蔗。
知识要点
⑥: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
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贺兰山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知识要点
⑦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水田和北方旱田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多水带与过渡带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一.选择题:
1.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A.秦岭—淮河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巫山
2.有关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说法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1月气温可达0℃以上
B.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普遍在400毫米以上
C.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
D.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3.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长城
B.秦岭—淮河
C.太行山
D.贺兰山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达0℃以下,属于寒温带
B.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普遍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
C.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半湿润地区
复习巩固
D
C
B
C
复习巩固
5.下列有关秦岭—淮河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秦岭—淮河以北以水田为主
C.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到两熟
D.秦岭—淮河以南小麦种植面积圈套
6.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以北耕地类型是水田
B.以北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C.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以南主要糖类作物是甜菜
7.有关贺兰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贺兰山是东西走向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D.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分界线
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9.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A.水量更丰富
B.含沙量更大
C.汛期更长
D.冬季有结冰现象
A
C
D
A
B
复习巩固
10.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季风因素
B.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D.气候因素
11.我国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A.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B.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2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600毫米以上的地区
12.下列地形区中,属于我国重要的地区分界线的是(

A.长白山
B.太行山
C.天山山脉
D.秦岭
13.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农业耕作制度不同的是(

A.降水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14.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15.宁夏平原素有的美誉是(

A.“塞上江南”
B.“鱼米之乡”
C.“世界屋脊”
D.“水果之乡”
16.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述的是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D
A
D
B
B
A
C
复习巩固
17.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C.1月0℃等温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18.有关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与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B.秦岭—淮河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C.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
D.秦岭—淮河以南是湿润地区,以北是半湿润地区
19.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所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A.小麦集中产区
B.水稻集中产区

北方地区
C.甜菜集中产区

南方地区
D.甘蔗集中产区
A.——(

B.——(

C.——(

D.——(

D
B




20.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所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A.1月平均气温低于0℃
B.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①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C.河流冬季结冰
②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D.水田是主要农业类型
A.——(

B.——(

C.——(

D.——(

19.将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连接起来。
A.南方地区
①旱地为主的农业
B.北方地区
②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C.西北地区
③灌溉农业
D.青藏地区
④水田为主的农业
A.——(

B.——(

C.——(

D.——(

复习巩固








二.读图题。
1.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哈尔滨位于图中的
(字母)地
区,该地区气候类型是

(2)D地区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相重合,属于干湿地区


(3)A、B分界线是

(4)C是
气候类型区,
炎热多雨。
(5)E地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6)B、C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是

复习巩固
A
C
A
B
D
E
北回归线
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因素
北回归线
复习巩固
三.读图题。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一个地形类型多样的国家,
其中A
高原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的高原。
(2)A、B分界线是
山脉。
(3)A、C分界线是
山脉。
(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拥有世
界上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
干沙漠,其位于B
盆地。
(5)我国地势


状分布。
(6)列举图中东西走向的山脉:

。(两个即可)
青藏
昆仑
横断
塔里木
西高东低
阶梯
阴山
秦岭
B盆地
A高原
C盆地
阴山










横断山脉
三.读图题。
3.读图,回答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
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关于图中A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的主食主要是面食
B.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C.1月平均气温在-20℃
D.农田类型以水田为主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A.是我国
地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和
的分界线;
C.是湿润地区和
的分界线;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的分界线;
E.是我国东部河流有无
的分界线。
复习巩固
800毫米
D
南方、北方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结冰期
三.读图题。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图中我国C地区和D地区主要的粮食
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甜菜、大豆
C.油菜、甘蔗
D.青稞、玉米
(3)图中B地区的自然特征以“高寒”为主,
A地区的自然特征以
(干旱、湿润)为主。
(4)最新资料显示: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秦岭—淮河分界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最窄处约195.41千米,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千米。
根据资料说明秦岭—淮河分界带涉及的省和县(市)分别是
个、
个。
复习巩固
0
A
干旱
7
130
三.读图题。
5.读“贺兰山示意图”,回答问题。
(1)贺兰山位于
自治区与
自治区交界处,山脉的
走向是

(2)下列对贺兰山描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
B.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D.西为半农半牧区
(3)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复习巩固
内蒙古
宁夏回族
D
南北
贺兰山的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
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