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及听力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及听力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2:41: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模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书写
总分
分数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7分)
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5分)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
这篇短文讲述了我国绘画大师(
  
)的故事。
A.
谢时尼      B.
齐白石      C.
徐悲鸿 
2.
这幅画的名字是(
  
)
A.
《美鸡图》
B.
《梅花图》
C.
《梅鸡图》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3分)
1.
这幅画上有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
  
)
2.
这幅画是齐白石所画。(
  
)
3.
老师借画去临摹,看得出老师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
  
)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4分)
这本相册shè
jì(
)新颖,jì
lù(
)了2009年ōu
zhōu

)足球联赛的赛况,至今bǎo
cún

)完好。
三、用“√”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
这个民间剪纸作(zuō zuò)坊的传承人技艺高超,却鲜(xiān xiǎn)为人知。
2.
博物馆陈列了一乘(shènɡ shénɡ)轿子和一辆马车,都(dū dōu√)有着悠久的历史。
3.
妈妈劳累(lěi lèi)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品尝她最喜欢吃的鸡爪(zhuǎ zhǎo)子了。
四、想一想,连一连。(4分)
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
吃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
元宵节
吃粽子
农历正月十五
重阳节
吃汤圆(元宵)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登高
五、日积月累,写一写。(3分)
文房四宝:(
)、墨、(
)、砚
雅人四好:(
)、棋、书、(
) 
中医四诊:望、(
)、问、(
)  
六、选择正确词语的序号填空。(4分)
A.
宝贵 B.
珍贵 C.
昂贵 D.
可贵
1.
赵州桥是我国(
  
)的历史文化遗产。
2.
他见义勇为的(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诵。
3.
这些老照片见证了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伟大时刻,是非常(
  
)的历史材料。
4.
这块手表价格(
  
),一般人都买不起。
七、按照课文内容填空。(5分)
1.
小李在外工作,很是想念家人,特别是节日时,就更想回家了。这正是王维所说的“

”。
2.
北宋时期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
3.《纸的发明》一课按照
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表达了作者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赵州桥很坚固。赵州桥很美观。(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
看了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修改病句)
3.
补充句子,使后面的句子围绕开头来写。
花园里的花可真多啊,



九、小手工大本领。(5分)
做手工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正所谓“心灵手巧”。
请你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写清楚相关的动作。
 
十、口语交际。(5分)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但也发现目前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画师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然而,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
徐熙是江南名门望族之后,世代书香。在诗书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徐熙,性格洒脱不羁。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平时在家与朋友谈诗论画,常以“江南布衣”自居。
徐熙最喜欢在大自然中以步当车,享受江南明媚秀美的景色。每当他漫步在田间地头,那些生动多姿的杂花野草常常吸引他的注意。他最喜欢拈花在手,细细地观察每一片叶子的俯仰变化,然后再把它们画到纸上。
自由自在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是徐熙所喜爱的绘画题材。一次,在郊外,他见到一株果实累(lèi léi)累的石榴树,这株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果,他拿出纸笔,调色研墨,开始写生。
徐熙饱蘸了墨,提起毛笔,跟前的石榴树果实晶莹剔透,累(lèi léi)垂可爱。从哪里开始画好呢?他略一犹豫,只听身后“啊”的一声叫。徐熙回头,见一个小牧童正站在他身后,好奇地看着他的举动。
徐熙对小牧童一笑,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徐熙低头一看,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
徐熙脑中灵光一闪,提笔在这个墨点上略加点染,随后又用浓墨粗笔,笔意草草地画出了一些枝干和石榴叶。最后,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出现在画面上。这幅画既没有用线精勾细勒,又没有经过反复渲染敷色。落墨成画,敷彩为花,清新而又生动,彻底摆脱了“黄家样”的程式,呈现出一种与黄荃的“黄家富贵”完全相左的独特风格。
徐熙回到家以后,反复琢磨,用这种写意的方法画了一幅《石榴图》。在《石榴图》中徐熙共画了100多个石榴果,画面上枝叶纷繁,枝干(ɡān ɡàn)、叶子均用墨笔画出,空隙间夹杂着累累成熟的石榴果。整幅画面墨不掩色,色不碍墨,只是略施颜彩。一眼望去,全画有一种洒脱奇伟的气势。
所有见到这幅画的人,都惊叹于徐熙自成一格的画法。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后来,徐熙的画名越传越远,他最常画的题材是杂花野鸟,画好的作品几乎张张都是精品,均令人啧啧称奇。人们因为知道他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因此形容他的画风为“徐熙野逸”。
1.
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
2.
用“√”选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3分)
3.
根据意思填写合适的词语。(3分)
(1)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 
 )
(2)形容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
(3)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4.
为什么叫“落墨花”?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2分)
5.
宫廷画师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 黄家样 ”;徐熙画了一幅《 
 》,这种画法自成一格,叫“
”。(3分)
6.
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想想徐熙又会怎样回答牧童?(4分)
7.
古人论画: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自古皆然。透过“徐熙野逸”,你看到了怎样的徐熙?(3分)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30分)
十二、习作。(30分)
选择你最爱的中国传统节日,可以写节日的习俗、自己在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一写在节日中发生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要求:1.
语言通顺、具体,不少于300字。
2.
题目自拟。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答案
听力原文: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他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一辈子。
一、(一)1.
B 2.
C
(二)
1.
√ 2.
× 3.

二、设计 记录 欧洲 保存
三、1.
zuō xiǎn 2.
shèng dōu 3.
lèi zhuǎ
四、
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
吃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
元宵节
吃粽子
农历正月十五
重阳节
吃汤圆(元宵)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登高
五、笔 纸 琴 画 闻 切
六、1.
A 2.
D 3.
B 4.
C
七、1.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上河图
3.
时间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
八、1.
赵州桥不但很坚固,而且很美观。
2.
看了这部电影,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有火红的玫瑰,有雪白的雏菊,还有五颜六色的月季
九、略。
十、略。【解析】喜欢过洋节日的人的确多起来了,这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无法避免。对于洋节的评价要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方面,洋节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快乐,但不能盲目从众,而是要学习好的,摒弃坏的。另一方面,我们应崇尚中华文化,每个传统节日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
十一、1.
《落墨花》
2.
léi lèi ɡàn
3.
(1)蔚然成风 (2)脱颖而出 (3)自成一格
4.
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
5.
黄家样 石榴图 落墨花
6.
略。
7.
徐熙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这种“野逸”画风看得出他性格洒脱不羁、为人豪爽旷达。
十二、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