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长城谣
创作背景
《关山万里》影片讲述一位东北的京剧艺人,“九·一八”事变后,携妻女流亡关内,在颠沛流离中,自编小曲,教育幼女牢记国仇家恨的故事。故事里,幼女在流亡途中走失,被一音乐家收养。后来,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募捐演唱会上,幼女演唱了一首《长城谣》,这是音乐家根据幼女父亲编的小曲谱成的。这首歌使他们父女团圆,却仍然回不了家乡。
1937年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开始拍摄潘孑农编剧的《关山万里》,潘孑农邀请刘雪庵为影片配乐。由于上海八一三事变发生,影片没有完成,但是刘雪庵把已经完成的影片插曲《长城谣》刊载在自办的刊物《战歌》上。很快《长城谣》被一些青年抗日宣传队的演唱。不久19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独唱领唱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演唱灌制了《长城谣》唱片,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支援打击侵略者。
刘雪庵[ān]
刘雪庵(Liu
Xuean
1905一1985),原名廷玳,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主要作品有《何日君再来》,《流亡三部曲》、《长城谣》等。
刘雪庵早年在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过钢琴,小提琴,并学唱昆曲和作曲。1930年在上海国立音专跟萧友梅、黄自等学作曲。1936年毕业于该校。抗战开始,他立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曾在苏州社教学院、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任作曲系教授。学生时期写有歌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等。30
年代写了钢琴曲《中国组曲》。
潘孑(jié)农
生于1909年逝世于1993年1月28日。
2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是当时著名的话剧编剧和导演。1937年,进入艺华影业公司,为其编写电影剧本《花开花落》等。1948年,在中央电影摄影场
编导著名影片《街头巷尾》。该片视角特别,聚焦于"惨胜"后沦落为三轮车夫的知识分子群体。上映时受到热烈的欢迎,观众逾四十七万。50年代后,其电影作品还有《彩凤双飞》等。
抗日名曲《长城谣》是潘孑农、刘雪庵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的。
彭丽媛[yuán]
彭丽媛,1962年11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正军级待遇。
彭丽媛是连续当选第八届、九届、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2005年当选中华全国青联联合会副主席。2009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2012年升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彭丽媛现在是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副主席,全国妇联执委,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长城谣
大家拼命保故乡
哪怕敌人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
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
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梁肥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
奔他乡
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乡
听歌曲
学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