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授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授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14 21:48:0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 参
课件制作/乐平市浯口中学/彭伟明
◇作者生平
岑参,祖籍南阳,出生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幼年丧父,家道中衰。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他弃官司从戎,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后返回长安,与高适、杜甫等结交唱和。 公元754年再度出塞。永泰元年(765年)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中兵乱,他两年后方赴任。次年罢官,流寓成都,卒于客舍。他诗歌成就大,与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写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雄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岑参的诗,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qiú
qīn
hàn
lán
qiāng
chè
yuán
zhuó
◇听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
指西域的天气
狐皮袍子
锦缎做的被子
用兽角装饰的硬弓
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穿
大沙漠
纵横的样子
这里指主帅的营帐
营门
chè牵引
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这里形容雪花
阴云
阴暗无光
用丝织成的帐幕
◇借助注释疏通词语
◇再读诗歌,解疑排难
从诗题看,这首诗分为哪两个部分?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本诗的过渡诗句是:
前十句赞咏边塞的瑰丽雪景;后八句抒发离别的无限惆怅。
两部分有着由景入情,情融于景的联系。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以梨花喻雪,以春暖显奇寒,在写西北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可谓是“千古传诵的咏雪句”。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诗歌结构图解
雪景
别情





惊喜
奇寒
愁苦
不舍
惆怅
写 景
着眼点
感情变化
◇诗歌主题思想
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惆怅。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雄奇壮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己 亥 杂 诗
◇ 龚自珍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官至礼部主事,辞官南归主讲于书院。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写作背景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19年(1839),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此时正值暮春时节,夹树生花,落英满眼,日暮风起,狼藉残红。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别离之情, 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
潮不平。
吟鞭:指诗人鸣鞭。同题诗有“赖是摇鞭吟好诗”句。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刘禹锡有“莫道两京非远
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句,这里变用此典。
◇再读诗歌,赏析诗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一诗句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落红”原是什么?在诗句中有什么含意?
如何理解“化作春泥更护花”?
飘落的花瓣。本诗中以“落红”自比。
抒发辞官离别京城的失意。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怀。
◇把握内容,探讨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主题: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小结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虽辞官归乡,
仍心系报国。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诗歌结构图解
离 愁
落红
春泥
献身精神
憧憬春天、心系国家、追求理想
◇课外延伸
古人喜欢用落日这一自然现象象征韶光易逝,用来表达相思或离别之苦,想一想,还有哪些诗句?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乐游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李清照《永遇乐》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