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把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把第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表是几列动车组时刻表。乘坐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
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1′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是坟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N;77°06′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读下图,完成2—3题。
2.从图中判断,中山站至昆仑产上的直线距离约为( )
A.110千米 B.1200千米
C.500千米 D.2000千米
3.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高,少风雪
C.观测广,能看到所有天空 D.极夜长,空气透明度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海岸陡峭 B.乙处地貌为山谷
C.丙处海拔200米 D.山脉 多东西走向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①M河口冬季沉积显著 ②N海域适合水产养殖
③公路走向受地形影响明显 ④聚落多沿海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6—7题。
6.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 )
①地壳物质循环 ②碳循环 ③水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甲)和某地气压、气温年变化示意图(乙),据此完成第8—9题。
8.甲图中与乙图所示气压、气温年变化状况相一致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与甲图中①地相符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0.右图中10℃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 )
①纬度的差异
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③地形和地势的影响
④受到洋流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1年4月28日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公告,主要公布了总人口、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登记误差等10项数据。完成11—12题。
11.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与前几次相比,漏登率高的原因主要是 ( )
A.家庭户人口多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C.人口的流动性大 D.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12.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 )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7月9日财经周刊报道:富士康计划在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英特尔关闭上海工厂并扩建成都生产基地,惠普在重庆设立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联合利华酝酿湖南新厂,海尔、格力、美的、TCL等家电企业计划或启动在内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3—14题。
13.影响这些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
A.科技 B.原料 C.劳动力 D.动力
14.每一座城市的富士康工厂周边,预计都将有几十家生产产品构件的配套企业落户,今后甚至还将达到100多家配套企业聚集。这种“母鸡带小鸡”模式的优点是 ( )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B.交通便利,有利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改善城市环境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读下面两图,回答15—17题。
15.左面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中,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行政办公区
16.如果该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那么该城市的风频图可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7.该城市大气SO2地面浓度最大的区域,其污染物来源可能是 ( )
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C.矿产开采带来的废气 D.冬季取暖排放的废气
郑西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营,证明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在诸多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也使洛阳到郑州、洛阳到西安“一日游”成为可能。据此回答18—19题。
18.有关郑西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京沪线大致平行
B.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
C.穿越湿润、半湿润地区
D.跨越鲁豫陕三省
19.洛阳至郑州城际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30分钟左右、是科技水平相当高的“公交化”城际线。该快线的建成会 ( )
A.促使产业从郑州向洛阳转移 B.促进跨城就业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读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回答20—21题。
20.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 ( )
①太阳高度相同 ②地方时相同
③昼夜长短相同 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 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
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④⑤⑦ D.③④⑦
21.图中c处附近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其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
①开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人口、城市密集,接近市场 ④农业的基础条件好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22—23题。
22.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23.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是 (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循环利用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高
C.水污染严重
D.水土流失严重
25.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灌溉用水量大
C.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读我国(40°—45°N)间某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请描述图示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特点。(3分)
(2)阐述该地区形成这种降水量变化的原因。(4分)
(3)将甲、乙两地分布较丰富的能源用直线连接。(3分)
风能
甲地 太阳能
乙地 石油
煤炭
27.读2010年12月1日欧洲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和甲国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城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此时A城天气状况可能是 。(3分)
(2)甲国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和 。(2分)
(3)右图中该城镇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城镇向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 。(2分)
(4)若在D、E两处选建一个化工厂,你认为较适合的是 处,理由是 。(3分)
28.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差异很大。阅读部分省区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情况表,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中国部分省区生存资源库禀赋情况表(2005年中国农业年鉴)
省区 土地资源指数 水资源指数 水土资源匹配指数 气候资源指数 生物资源指数 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总指数
黑龙江 93.51 47.06 73.97 15.74 79.66
内蒙古 55.9 29.92 27.79 23.01 66.82
海南 11.64 71.57 99.0 99.84 29.54 62.32
新疆 46.62 41.03 0 21.12 37.37 39.23
(指数本质表现的是优越和富裕程度)
(1)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指数最高的原因是 ;内蒙古、新疆土地资源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2分)
(2)海南省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总指数高的主要原因是 指数和 指数较高。该省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3分)
(3)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指数较低的限制性因素是 ,造成的原因是 。(2分)
(4)新疆的气候资源指数较低的限制性因素是 。为提高该区的生存禀赋能力总指数,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29.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1分)
(2)简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2分)
(3)甲是传统工业城市,说出其主导工业部门及其区位优势。(4分)
(4)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个港口,请简要评价该地建港的有利条件。(3分)
30.下面左图是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气候上分析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南部分的原因。(2分)
(2)和澳大利亚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我国部分居民迁移到澳大利亚,右图中 部分是迁移的主体。其理由 。(3分)
(3)农民工是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体之一,它在右图中属于 部分。简述农民工的迁移对城市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D A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B A D B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B B
二、综合题(5小题,50分)
26.(10分)(1)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到93°E左右最少,之后,向内陆又不断增加。(3分。表述明确,合理即给分)
(2)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带来的水汽,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大,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弱,降水越来越少;(2分)北疆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受距离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向西逐渐增多。(2分)
(3)甲地——风能 太阳能 煤炭
乙地——风能 太阳能 石油(3分。每连对两条线得1分)
27.(10分)(1)地中海气候(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1分) 天气晴朗,较温暖,风力较小(1分) (2)市场(1分) 气候(1分) (3)河流(1分) 交通条件的变化(铁路的修建)(1分) (4)D(1分) 位于该镇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和河流下游,不会给居住区的大气和水带来污染(2分)
28.(10分)(1)土地质量好,黑土肥力高(1分) 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大)(1)
(2)水土资源匹配 气候资源 水稻种植业(各1分,共3分)
(3)热量条件不足(1分) 纬度位置较高,地处中温带和寒温带(1分)
(4)降水不足(1分) 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任两点给2分)
29.(10分)(1)平原(2分)
(2)沿河、沿海、沿铁路分布(或沿交通线分布)(2分)
(3)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1分)其布局的区位优势有,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3分)
(4)有利条件:位于河口位置,可河海联运;地形平坦;有经济发达的腹地;有城市为依托。(3分)
30.(10分)(1)东南沿海和西南部地处温带、亚热带,并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是澳大利亚气候最好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2分)
(2)C(1分) 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对于迁入国来说,要求迁入者的文化程度高,同时能够工作的时间长。(2分)
(3)B(1分) 积极影响: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2分。答出一个要点1分)
消极影响:增加了城市交通、住房、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分。答出一个要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