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基础知识常考试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基础知识常考试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6 21: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基础知识常考试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选择题:
1、2017年3月28
日,中国成功开采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一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石油
B、风能
C、太阳能
D、氢能
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3、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

A、50
kJ
B、20
kJ
C、30
kJ
D、80
kJ
4、下列变化完全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生石灰溶于水
⑤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
⑥碘的升华
⑦Ba(OH)2·8H2O与NH4Cl反应
A、①②⑥
B、②⑤⑦
C、①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⑦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B、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C、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6、某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理的是(

实验记录
①Zn片为负极,质量减少,Cu为正极,质量不变;
②外电路电流方向是:由Cu→Zn;
③SO向Zn极移动,Cu2+向Cu极移动;
④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⑤正极反应式:Cu2++2e?===Cu;
⑥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7、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8、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O2?移向电池的正极
C、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
D、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9、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10、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
min内放出氧气5
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
min内放出氧气50
mL,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

A、10倍
B、25倍
C、50倍
D、250倍
1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B、SO2为0.25
mol·L?1
C、SO2、SO3均为0.15
mol·L?1
D、SO3为0.4
mol·L?1
12、已知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形成1
mol
H—N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反应完1
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
kJ,则断开1
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

A、431
kJ
B、945.6
kJ
C、649
kJ
D、869
kJ
13、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100%
B、×100%
C、×100%
D、×100%
14、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A+2D3B+4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B)
C、反应进行到5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L·s)
D、反应进行到5
s时,v(A)=v(B)=v(C)=v(D)
二、非选择题:
15、(7分)某化学反应中,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
(1)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_(填“A”或“B”)表示。
(2)若E1(3)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
①利用储能介质储存太阳能的原理是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某种盐熔化,吸收热量;晚间熔盐释放出相应能量,从而使室温得以调节。已知下列数据:

熔点/℃
熔化吸热/kJ·mol?1
参考价格/元·kg?1
CaCl2·6H2O
29.0
37.3
780~850
Na2SO4·10H2O
32.4
77.0
800~900
Na2HPO4·12H2O
36.1
100.1
1
600~2
000
Na2S2O3·5H2O
48.5
49.7
1
400~1
800
其中最适宜作储能介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aCl2·6H2O
B、Na2SO4·10H2O
C、Na2HPO4·12H2O
D、Na2S2O3·5H2O
②下图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示意图,图中A是集热器,B是储水容器,C是供阴天时加热的辅助电热器。根据对水的密度的认识,你估计在阳光照射下水将沿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16、(13分)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原电池原理填写下表:
装置序号
正极
负极反应式
阳离子移动方向





(2)电极类型除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根据上述电池分析,负极材料是否一定参加电极反应?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就是H+)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2)Pt(a)电极是电池的    极,Pt(b)电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电解液中的H+向    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
(4)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5)如果该电池工作时消耗1
mol
CH3OH,则电路中通过    
mol电子。?
(6)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其次是 
。?
18、(14分)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
min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
min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有关。
(3)某同学在10
mL
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Ⅱ、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4)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6)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加快的是_______(仅改变一个条件)。
a、降低温度
b、缩小容积
c、使用效率更高更合适的催化剂
(7)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C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A
③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状态
④用C、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v逆(A)=v正(C)
(8)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19、(14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该条件下,1mol
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kJ能量。
(2)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
①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放电就是使用电池的过程,充电是给电池补充电量的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以上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C、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②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节废镍锡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面积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尤为严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
1.20×10?3
5.80×10?3
82

280
1.20×10?3
B
124

350
A
5.80×10?3
82
①请把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填“甲”或“乙”)。
参考答案
1-10:CCCDB
DBDBD
11-14:BBBC
15.【答案】(7分)
(1)放热(1分)
A(1分)
(2)吸热(1分)
B(1分)
(3)①B(1分)
②顺(2分)
16.【答案】(13分)
(1)
(共10分)
装置序号
正极
负极反应式
阳离子移动方向

Al
Mg?2e?===Mg2+
铝极

Pt
Fe?2e?===Fe2+
铝极

Mg
Al?3e?+4OH?===+2H2O
镁极

Al
Cu?2e?===Cu2+
铝极

石墨
CH4?8e?+10OH?===+7H2O
石墨
(2)电解质溶液的性质(1分)
(3)不一定(1分) 上述五个原电池中,戊装置的负极材料没有参与反应,其他电池的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1分)
17.【答案】(10分)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分)
(2)负(1分)
还原(1分)
(3)正极(或答成b极也行)
(1分) a(1分)
(4)2CH3OH+3O2===2CO2+4H2O(2分)
(5)6(2分)
(6)对环境无污染(1分)
18.【答案】(14分)
Ⅰ.
(1)2H2O22H2O
+
O2↑(2分)
(2)催化剂的颗粒大小(1分)
(3)C(2分)
Ⅱ、(4)2A
+
B2C(2分)
(5)0.1
mol·(L·min)?1
(2分)
(6)bc(1分)
(7)①③⑤⑦(2分)
(8)40%
(2分)
19.【答案】(14分)
(1)吸收(1分)
183(2分)
(2)①AD(2分)
②Cd?2e?+2OH?===Cd(OH)2(3分)
③Ni(OH)2和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生成有毒的重金属离子等(1分)
(3)①1.20×10?3(1分)
5.80×10?3(1分)学科

②实验Ⅰ和实验Ⅲ(1分)
③乙(2分)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