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6 08: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能力巩固作业: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功能的市镇(如下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还有的是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  )
A.文化发达 B.手工业兴旺 C.商业繁荣 D.海外贸易发达
2.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到福建泉州经商,他去缴纳关税的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市舶司 D.广州十三行
3.宋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
A.草市 B.早市
C.午市 D.夜市
4.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谚语说明了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 )
A.气候宜人 B.交通便利
C.商业繁荣 D.成为丰饶的粮仓
5.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根据此表,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地区 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语:“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6.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朝廷还允许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修建清真寺。这些措施主要表明 (  )
A.宋朝提高外商待遇并鼓励通商
B.宋朝尊重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C.宋朝要求外商必须在华定居
D.宋朝实行了平等的民族政策
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长期在北方,唐朝中期才开始南移,其南移过程漫长,最终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9.下图中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利于 (  )
A.宋代交通运输的进步
B.宋代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宋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D.南宋抗金斗争的胜利
10.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蘇”,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开始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汉朝 D.秦朝
11.两宋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高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重文轻武,科举制得到发展
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12.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
A.四川 B.澶州
C.开封 D.海南岛
13.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14.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发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造船业技术世界领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宋代海外贸易频繁,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办理手续并缴税应该去( )
A.蕃市 B.蕃坊
C.市舶司 D.都护府
16.北宋时期,一个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是( )
A.河北和河南 B.江浙和广东
C.福建和广东 D.江浙和四川
17.景德镇作为享誉中外的千年瓷都,是中国瓷器生产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烧制瓷器的窑火从未熄灭,见证着这座千年瓷都的兴衰荣辱。景德镇兴起于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二、非选择题
18.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教材中“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的说法,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从教材中概括相关的事实加以说明所持观点。概括的事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不能大段照抄原文)
①宋朝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
②宋朝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
③宋朝南方的商业繁荣:?? ??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
19.宋代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三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材料四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2)材料二中的宋代谚语,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这些谚语的流行可以佐证我国农业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对比唐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
材料五
(4)图一所示是“泉州市舶司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图二所示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船分成13个水密隔舱,船舱出土物里数量最多的是香料和胡椒等。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回答两点)
(6)根据图一、图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的原因。
(7)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任答两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解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题干中南宋阿拉伯商人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缴纳关税。故选C。
3.A
4.D
5.C
6.B
7.A
解析: 
据材料“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
8.B
9.C
10.B
11.B
12.D
解析: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13.B
14.C
15.C
16.D
17.B
二、非选择题
18.(1)第二种意见。
(2)①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②a.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b.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c.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d.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任答一点即可)③a.杭州是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b.南宋的外贸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任答一点即可)④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19.(1)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北人南迁,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南方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等等。
(2)农业重心南移。
(3)相比唐代,宋代城市经商的空间和时间不受限制。
(4)管理海外贸易。
(5)宋朝海外贸易兴盛;宋朝造船技术先进;宋朝时泉州有发达的造船业;等等。
(6)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宋朝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技术先进。
(7)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经济发展;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重视培养人才;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