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训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训练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6 08: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精准同步训练: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
1.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
①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⑤明经科录取比例高,进士科要比明经科难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2.“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一位历史学家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唐朝的建立者是( )
A.唐太宗 B.唐高祖
C.唐高宗 D.唐玄宗
4.某位皇帝不仅使“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改国号为“周”,成为皇帝后的武则天采取了很多措施,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开皇之治” D.“文景之治”
7.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
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大兴佛寺
D.实行殿试制度
8.“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9.它就像一记劈裂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隋帝国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道穿越浓云的光,照亮了大唐王朝,“晋阳起兵”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晋阳起兵”后建立唐朝的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0.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中直接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11.“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反映了唐太宗(  )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12.下列内容与下框内描述的人物无关的是 ( )
国号为周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打下基础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A.首创武举与殿试
B.其统治被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死后立无字碑
D.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13.毛泽东曾评价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①任用宋璟为相 ②整顿吏治
③发展经济 ④注重文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在陕西乾县矗立着一块无字碑(下图),这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符合史实的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隋王朝
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5.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6.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  )
A.设进士科 B.设殿试 C.重文轻武 D.设太学
二、非选择题
17.第二课主要学习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帝王的功绩,请你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们治国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如果让你评价这三位帝王,正确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3)这三位帝王的哪些治国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有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和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①③正确。从材料“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不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可排除②。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D。
2.C
解析: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故选C。
3.B
4.D
5.D
6.A
7.A
8.B
解析: 
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唐太宗喻为一面可知得失的镜子。
9.C
10.A
解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故选A项。
11.D
解析: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
12.D
13.D
14.B
15.C
16.B
二、非选择题
17.(1)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中央集权。
(2)用辩证的观点进行评价。
(3)得民心者得天下,要以民为本;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要重视农业生产;人才是国家兴旺的前提,要重用贤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