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位置
(一)单元教材分析
对于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先认识,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同时发展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能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加以准确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上下、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教学难点】
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材中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物体之间具有相对的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游戏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谁最机灵,做的动作最准确,我们就评他“小机灵奖”。
2.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向前走一步,小脚向后退一步。
3.评出“小机灵奖”。
提问:我们口令中的上下、前后表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上、下、 前、后。(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瞧!这座大桥上开过来好多车,还有船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2.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
指名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7)
3.质疑:为什么说火车一会儿在下面,一会儿在上面?卡车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
小组讨论,汇报。
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
4.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的填空。
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9)
三、巩固拓展
1.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
2.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
四、课堂小结
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五、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上——下
前——后
【教学反思】
由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就抓住这一点去思考: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下”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他们只是了解到谁在“上”,谁在“下”,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是只是表面地理解到“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但要从我们的数学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简单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