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四章 一轮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四章 一轮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7 12: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四章一轮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在吸气时,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与空气进入肺内无关?(  )
A.膈肌舒张 B.肋间肌收缩 C.肺内压力降低 D.胸廓容积增大
2.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61264032385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3.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4.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细胞 B.血液 C.肺泡 D.气管和支气管
5.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6.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334454526035A.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B.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C.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D.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26657303702057.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频发,PM2.5污染程度进一步升高,雾霾不仅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影响,更重要的是人体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人体呼吸时,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5400675133350A.A B.B C.C D.D
8.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9.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440118524701510.下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6885902857511.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C.丙图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 D.丁图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2.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319341532385A.曲线A为平静状态
B.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
C.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256603510350513.能正确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图是(  )
A.A B.B
C.C D.D
14.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做出的(  )
281559013335A.血浆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494157070040515.如图所示,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右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分类
17.下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328739562865A.血管1是动脉 B.血管3是静脉
C.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以免其乱跳
D.血管2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437832535877518.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19.如图是人体心脏四个腔及其所连血管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527240533655A.③④是动脉,流动着动脉血 B.四个腔室中,Ⅲ的壁最厚
C.Ⅰ、Ⅱ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 D.体循环的途径是Ⅲ→③→①→Ⅰ
20.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 B.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
C.由心脏输送出去的血液都是动脉血 D.一次心脏跳动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1.右图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4389120-295275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22.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695190121920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23.下图为人体内流经某器官或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H代表某种器官或结构,M、N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H为心脏,则M中流静脉血,N中流动脉血
46513752993390B.若H为肺泡,则N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若H为肾小球,则M、N均为动脉
D.若H为垂体,则N内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下降
24.人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25.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乙图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    和【 】    两部分组成,其中【 】
33921707581900     是最主要的呼吸系统。
(2)从甲图可以看出,能够保证气体在气管内畅通的结构是【 】    ,外界干燥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湿度可达达饱和,这是因【 】    分泌的黏液使气体湿润的 结果,进入肺部的气体能保持清洁,一是靠【 】    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二是靠黏液中有能够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3)从丙图可以看出,肺适应气体交换 结构特点是,①肺泡的数量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③ 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    细胞构成的。
2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3081655971550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下:
(1)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 
 。
4768215432435(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   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
(4)根据如图写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   。
28.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右图实验,回答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
实验现象:    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写结构)。
29.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
(2)血液由④出发,回到①的循环途径叫   。
(3)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   。
4438015160655(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⑤内的   血流经肺后变成⑥内的
   血。
(5)图中⑦和⑧相比,⑦的管壁   ,血流速度   。
(6)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中的   送达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30.请回答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
4704080384175(1)观察右图,完善一个红细胞从6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所经历的路径:6→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填名称)→
(填数字)。
(2)在上述的循环途径中,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在流经 时增加。
(3)图中2与所连的血管之间有 ,可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 内部的毛细血管网,
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
31.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1)下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A图和B图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
4032250258445和 ,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 。有同学比较了A图和B图细胞,发现B图细胞中没有叶绿体、【5】大液泡和【 】 。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 。(亮或暗)
(2)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时,某同学根据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做了记载(如下表),请根据表内信息回答:
根据这位同学的记载,你判断1号细胞是 ,2号细胞是 ,没有看到的3号细胞是 。这位同学没有看到细胞核,你认为有细胞核的应该是 号细胞。生物体内的血液有各种颜色,人体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某种细胞中含有 。
32.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表示人体某器官;图乙是心脏工作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⑤、⑥、⑦、⑧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回答下列问题:
330517573025(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左心房、右心室 B.右心房、左心室
C.左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左心房
(2)图甲中,进行A过程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所处的工作状态分别是   。
A.舒张、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D.收缩、舒张
(3)图甲中,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M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M可能是
   。
A.小肠 B.大脑 C.肾脏 D.肺
(4)图乙中,心脏所处的工作状态是:左、右心房舒张,左、右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 
  (填“打开”或“关闭”)。
(5)图乙中,①、②、③、④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有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一.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
16——20 21——25
第四单元三、四章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CCAB 6——10 DADBC 11——15 CABDA
16——20 BCBBC 21——25 DACD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1)4 呼吸道 5 肺 5 肺
(2)1 软骨 3 腺细胞 2 纤毛
(3)多 毛细血管 肺泡 上皮
27.(5分)(1)形成以采样时段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平均
(3)越大 (4)①→⑥→②→③→④→⑤ (5)温室效应
28.(5分)(1) 少/减少/低 (2)舒张 (3)呼出的气体 乙 线粒体
29.(8分)(1)肌肉 (2)体循环 (3)瓣膜 (4)静脉 动脉
(5)厚 快 (6)血浆
30.(5分)(1)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1 (2)小肠
(3)瓣膜 (4)心肌
31.(10分)(1)清水 生理盐水 染色 1 细胞壁 暗
(2)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1 血红蛋白
32.(5分)(1)C (2)B (3)A (4)关闭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