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在想象上天马行空,神奇瑰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学习他的人生哲学!
21 《庄子》二则
庄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后世评价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pì hé),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知识备查
背景介绍
北冥有鱼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yé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大鱼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翅膀。
好像。
悬挂在天空的云。
整体感知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顶真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怪小说集。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整体感知
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
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
物的书。
判断句
这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击水,拍打水面。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整体感知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苍苍:深蓝色。其,表示选择。邪:疑问词。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其,代大鹏。
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整体感知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
重点字词
冥
溟
海
文言积累
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生气,发怒。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__________,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3)天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高山湖泊名。
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海水运动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重点字词
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名词作状语
(2)志怪者也
形容词作名词
往上
怪异的事物
文言积累
鲲鹏展翅: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
番事业。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扶摇直上:意思是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
上升,比喻仕途得意。
成语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一层介绍鲲鹏形体;
二层写鹏鸟的活动;
三层写鲲鹏高空俯视情景。
整体感知
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用夸张的手法极写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1)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为 ①其名为鲲
②化而为鸟
(3)之 ①鹏之背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4)其 ①其名为鹏
②其正色邪
(5)而 ①化而为鸟
②怒而飞
指风
气息
叫作
成为
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它的
表示选择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课文理解
2.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鲲鹏是有所倚的,非真正的“逍遥”。
课文理解
4、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中的话?
对鲲鹏之事补充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
和鲲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凭借,有所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6、你怎样理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的内容?
人往上看天,与鹏往下看人,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可见鹏与人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课文理解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 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把握主旨
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由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纪,懂得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的空间和生活。
现实意义:
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2.对比鲜明,道理明确。“野马”“尘埃”“生物”皆由风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太渺小了,但它们要动起来,必须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显然,它们也没有达到逍遥。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鲲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它们都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写作特色
1、《北冥有鱼》通过对鲲变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阐述了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
课后练习
(1)文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
(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课后练习
2、按原文填空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能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是因为它有所恃的句子是:
(4)作者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