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周 和谐团结
主题寄语
让和谐走进心灵,让自然更美丽:田园里麦浪滚滚,香飘四溢;山坡上绿树相衬,五彩斑斓;水石潭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梅雨潭边,柳浪轻拂,黄莺对答。放眼望去,清澈的秋水与宽广的蓝天交融为美丽的一线。好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宁静中蕴含生机,动态中流露安谧!
让和谐走进心灵,让百姓安乐。在“将相和”的故事中,如果没有蔺相如的宽容忍让,没有廉颇甘愿以大将之身负荆请罪,哪会有将相同心、各展所长的千古美谈?古往今来,从宋朝的秦桧陷害忠良到近代的国民革命时期的“府院之争”,多少人为了名利拼个你死我活。面对外敌入侵和人民百姓的水深火热毫不动容,不懂相让,不懂和谐,影响的又何止一人一事?
让和谐走进心灵,让世界五彩斑斓。清晨薄雾笼罩大地,听着清洁工沙沙的扫地声、商贩们的各种吆喝声;看着学生们三三两两手牵手快乐地走向学校的情形、上班族匆匆忙忙赶去上班的身影,谁都会蓦然感动。感动于这些有着音符般动听的和谐!
真题导引
【2020年陕西中考真题】命题作文
题目:合唱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得套作;
③不得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
合唱
我家有三口人,性格各异,特点不一。虽然有时是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但多数时候还能奏出优美的和弦来。
我爸爸每天工作回来都要让我倒一杯茶给他,他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没有偷懒。有一次,爸爸高兴地回来报喜,他说:“我当上总经理啦!”我和妈妈很开心,但妈妈也没有忘记叮嘱爸爸:“可是你不能得意哦!”爸爸微笑着点点头说:“这些我知道,你放心吧!”后来,爸爸果真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这个总经理的努力,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好。
我妈妈也是一个大忙人,不过妈妈每天忙的就是在家里打扮个不停,老是想着怎样才能把自已打扮得更漂亮,我家厕所里的书妆柜几乎被她给占领完了,以前买回来的时候还很大呢!可经过她这么一折腾,变得很“小”了。她很仔细地照镜子,看哪个地方有痘痘,就赶紧擦掉。每次她换衣服都要在镜子前面不停地摆弄,她还要让我为帮她看哪件最漂亮,哪件最适合她穿,我真是拿她没办法啊!别看她忙着打扮,但她还是挺关心我的哩!有一天,我回家写作业时,有一道题我不会做,这时妈妈回来了,我赶忙走过去,着急地对妈妈说:“妈妈快来,这道题我不会做!”妈妈看了我的作业本说:“这道题应该这样算……。”说完便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在做题时妈妈还一边检查一边拿着铅笔给我打“X”。这下我更加明白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说起我,一个“书虫”,好书到手,废寝忘食,我妈妈也说我是一个小书迷,马桶上、床头边,就连玩具堆里我的书也是一本一本的。我每天睡前要看,就连自己写作业也要忙里偷闲瞅两眼。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时也有吵闹,但是谁也离不开谁。我们这一家过得可幸福呢!
合唱
有一首歌,历经岁月沧桑被人们传唱,它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它的名字叫——“和谐”。
和谐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宽容与友好;和谐是松涛林海间的众鸟相鸣;和谐是地久天长的深情牵手,和谐是诗、是画、是歌……
饭店里的欢唱
在一个热闹的饭店,一位服务员端着一罐汤匆匆走来,一着急,手微微偏了一下,一点汤汁不偏不倚,正好滴在一位小伙子雪白的裤子上。情急之下,服务员涨红了脸颊,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哈,没什么!”小伙子轻轻地朝着无所适从的服务员笑了笑。他的面容没有一丝暴躁,平静得像一泓清澈恬静的秋水,他的笑,宛如深秋的土地,淳厚又自然。一切恢复正常,饭店里笑语喧哗,愉快又温馨!
这和谐的一幕像一首清新的小诗,恬淡悠远,回味无穷!
白鸽的小憩
宽阔的广场上,一群白鸽停留在那儿。一个小女孩,张开双手,将手中的玉米抛向湛蓝的天空。金灿灿的玉米流星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鸽子们纷纷拍打着翅膀飞过来啄食着地上的玉米。饱餐一顿后的白鸽,神气地踱来踱去。突然,一只羽毛光洁的白鸽落到女海的肩上,女孩忍不住抚摸一下它细腻的绒毛,它反而友好地啄两下女孩的手指。然后啁啾几声,飞走了。
这美丽的瞬间像一幅意境深远的图画,勾勒着人间最美的风景,闪烁着温馨的光芒!
浓郁的亲情
夕阳斜影,又是黄昏。晚风习习,送来归巢鸟儿的轻吟低唱。一只轮椅出现在乡间小道上,轮椅上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推轮椅的是她孝顺的儿子,从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一种关爱,谨慎又坚定,还时不时低下头与老奶奶轻轻地交谈。
这和谐的一幕像一曲优美的旋律,歌颂着天长地久的亲情!
和谐宛如一首歌,正向神州大地奏响,响彻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愿和谐之歌化作春风,拂去人们心头的燥动与不安;化作细雨,让荒漠的心房衍生出片片绿洲。
只要和谐永驻,人间将会永远春色满园!
和谐格言
1、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2、美在和谐。——赫拉克利特
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夏多布里昂
5、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三毛
6、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伏尔泰
7、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8、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弥尔顿
10、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雪莱
主题美文1
(2019·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九年级月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匀称”。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学校要和谐,有了和谐,就多了一份书香;家庭要和谐,有了和谐,就多了一份温馨;社会要和谐,有了和谐,就多了一份安定;人与自然要和谐,有了和谐就……
你对“和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以“和谐”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佳作展示
和谐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历史的符号、现在的符号以及未来的符号,亦如人的名片。北京更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比其它城市有更多的符号。但北京具象的符号实在太多,人们想当然地会怀念起老舍剧本或者侯宝林相声里那种京味京韵,以为在威严的皇城根下享受平民的悠闲就是北京永久的符号。
愣神三分钟后,就会一头扎进滚滚的人流车流,没买房子的为房烦,有房子的为房贷烦,没钱的为钱愁,有钱的为情愁。没有一个人不说不忙,没有一个人说北京不忙,但又不承认“忙”既是北京的符号又是自己的符号。
曾经的符号已经追随历史慢慢地被湮没,新的符号值得畅想还远远没有到来,而现在的符号又能以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轰鸣的现代化进程下巨大的社会人事变迁,我们沿着貌似理性的惯性思维适应着这种变迁,无所适用的又多了一个符号——盲,这座城市人有时候也会再多一个这样的符号。北京已经不属于它自己了,它更像是被微缩化的中国。从一定意义上说,北京的符号就是中国的符号,北京的表情就是中国的表情。在北京海淀有一个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密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纵横穿梭,它代表日新月异常变常新的北京,代表不断向经济现代化行进的中国;在北京丰台有一个上访者聚集地的东庄,人们吃的穿的用的比职业乞丐要差得多,由于种种原因怀着信念来京城讨说法,它代表着北京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它见证着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艰行的中国。反差之强烈,内心之震撼,已经不止一次让我流泪,不管在北京,还是在更广阔的中国,每天都在变化有着多种表情,凝聚了无数人的爱与恨、梦与悔。
我生活的北京,我深爱的中国,什么符号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或者它的意义就是符号的意义,希望生活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活得自足、有尊严,个人的符号如此,北京和中国的符号,未来的真正的符号——和谐,才真正值得向往和追求。
思路导引
话题作文一要揣摩“提示语”。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是命题人思维的轨迹,也是考生审题的起点。“提示语”对考生思维既有启发作用,又有限制作用。作文思维应始于“提示语”。考生要认真审读提示语,切不可滥用甚至扩写提示语。揣摩提示语,旨在寻找与“话题”间的内在联系,从联系中领悟题旨,然后筛选适合作文的最佳材料。二是不忘紧扣“话题”。“话题”是作文的核心,是命题者对作文范围的限制,是考生选材的依据和标准。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审题 “和谐”,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和蔼,对己平和、气和。 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同舟共济;人类向往和谐,世界需要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要和谐发展。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写作的素材。“和谐”是一个范围相当宽泛的话题,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他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和谐,就连物与物的配合、光与影的衬托、声音的协调、色彩的搭配、动静的结合、诗画的融合、音乐的交响……没有一个不与“和谐”相关联的。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我们要善于选择写作角度,找到生活中对应的人和事,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以叙述感人的故事、描绘优美的图景、倾听真挚的情感、阐述精深的哲理。
主题美文2
(2019·江西期末)“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佳作展示
和谐之美,美在友善
“唉,为什么又是下雨呀,到底还想不想让人活呢!”今天一早,瞥了一眼今天的天气预报,便看见那个刺眼的“中雨”,我只好无奈地拿起伞,上学去了。
天,阴沉沉的。不久,雨就又“哗哗”地落了下来。厚重的乌云压在天空中,也好似压在了每个人的心里,闷极了。
我撑着伞,顶着雨,跑向7路公交车。
公交车的车门一打开,一阵刺耳的争吵声冲进了我的耳朵。司机师傅和一个大叔正因为因为小小的误会而吵了起来:
“你凭什么说我坐霸王车,上车不投钱,你看到了吗?”
“我只是问两句而已!又没说你坐霸王车!你叫什么叫!”
司机和大叔激烈地争吵着,还伴有少许推搡,一旁的几个大妈看不下去,伸手阻拦,反被大叔和司机用力推开,还被骂了几句。原本安静和谐的车厢顿时变得乌烟瘴气,大家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块阴影。又因为司机师傅将车长时间停靠在路边,周围的交通也变得拥挤混乱了。
为了这点小事,就吵起来,还动起了手,真是不友善!
整整一上午,我的心里总不自觉地默想起这件事,感到一种莫名的不愉快。
好不容易度过了一个上午,转眼,又到了放学的时候。
雨还在下着,但已没有上午那样猛烈,天上的乌云也散了一些,阳光从云层的裂隙中渗出。
我又走向公车站,又坐上了7路车。
正当车门将要关闭时,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正提着两大袋满满当当的东西,艰难地跑向公交车,一位大叔见了,赶紧向司机说:“别关车门,还有人要上车!”司机看了一眼后视镜,便松开了脚下的油门,踩下了刹车。老人好不容易追上了公交车,口里喘着粗气,热心的乘客接过了老人手中的东西,放在了一个座位边上,有的人还果断地站了起来,要为老人让座。老人跨进车内,嘴里虽还喘着气,脸上却现出了微笑,眼里闪着泪光,说了声:“谢谢……”车上的人们也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微笑,我也一样,心里暖洋洋的。整个车厢里洋溢着友善、和谐的气息。
看见这一幕,我不禁想起我那和善的邻居。我们两家只隔着一堵墙,常常互相蹭蹭饭,有好东西一起分享,有困难互相帮忙。,两家人见面,都是面带微笑,互相亲切的问好,彼此之间和谐亲切如一家人。
这时,我终于明白,和谐之美,美在友善!
公交车缓缓地开着,车窗外的细细雨丝飘进车里,落在脸上,清清凉凉的——窗外的雨几乎停了,阳光也挣脱了乌云的束缚,洒下来,伴着友善的微风和和谐的气息,住在了我的心里。
思路指导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这个标题有几个关键词,“和谐”“美”“诚信”(或“友善”,或“互助”)。首先要弄清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和谐”是和睦协调,常常指的是一种情景、一个场面、一种局面。“美”,自然是美好之意,它所指的对象实际上是双重的,既指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拓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之美,又指“诚信”“友善”“互助”等品行的美好。“诚信”,自然是诚实、守信之意,外化的具体表现为不虚假待人、信守承诺。“友善”是友好、心怀善意的意思,外化为替对方着想、为对方好,丝毫没有歹意。对“互助”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它是互相帮助之意,与单向的帮助迥然有异,写作时不能只写一方的帮助,要写双方的互相帮助。
其次,要弄清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和谐就是美”,和谐了就会产生美,而这种美好的情景(或局面)是因“诚信”(或“友善”,或“互助”)产生的,也就是说,前者是果,后者是因,立意时,要考虑它们的这种因果关系,作文中要表现出这种因果关系。
本次作文在选材、文体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补题取决于你所掌握的素材,一般来说,宜选取你亲身经历的素材入文。亲身经历,让人有真切的感受,写作时,容易下笔,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悟。
主题美文3
【2020年河北沧州初三】话题作文
常常仰视会使自己变得自卑;常常俯视会使自己变得自傲;唯有平视才能客观看待事物、与人平等相处。有了平视,世界才有和平;有了平视,社会才会和谐;有了平视,自我才能平和。
请以“平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佳作展示
学会平视
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人在“视角”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不能正确对待。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丰厚的人格底蕴,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之难,最难的是摆正自己。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自怨自艾,把自己看得太低;而在春风得意之际,又往往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君不见,有些人一旦小有成就,原本好端端的一双眼睛便挪位到额头上,从此“视觉”异化,平视功能丧失,到哪都摆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架势,势利得很。宋代有位名臣叫赵抃,此公为人耿直,为官清正,从不以其官位自傲。他告老还乡时曾赋诗明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意思是,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什么大官,我其实就是当年出身在柯村的赵四郎啊!那些惯于在俯视他人的得意中生活的人,比照一下赵老夫子乐于平视自己的嘉言懿行,能不汗颜?
平视他人,意味着自爱自重,不妄自菲薄。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据传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留学回国,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当时颇有名气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就写了一张便条: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张大总督看过守门人递进的便条,面有不悦,提笔在条上批写:“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丁焉敢称兄弟?”守门人将条子还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迅即在便条上书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门人又将条子传进总督府,张之洞看后“啊”了一声,连声说:“请!请!请!”孙中山不愧是孙中山,地位卑微时便敢于平视权贵,着实有胆有识。我们周围的不少人一见达官贵人,便情不自禁地躬背屈膝作仰视状,宜不羞愧!国人是该学学孙中山,什么时候面对权贵也敢挺脸抬头学会平视,才算是在真正意义上“站起来了”。走笔至此,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罗斯福。罗斯福下肢瘫痪,却以其赫赫政绩赢得美国惟一的蝉联四届总统的殊荣。此公气质谦和,平等待人,像一位兄长和朋友。有人说,罗斯福能把国王当普通人看待,而把普通人当国王看待,但国王和普通人都因此而爱戴他。有鉴于此,我们身边的公仆、明星、富翁们是否也可屈尊向“罗斯福同志”学习近平视百姓、平视社会,从而造就自己的人格魅力。
平视,是一个人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学识之自然流露。一个人只有敢于且乐于平视,才能面对皇亲国戚不会自惭形秽低声下气,面对贩夫走卒不会颐指气使神气活现。在繁华的都市里,如果我们穿着草鞋微笑着平视一切,则堪称文明时代的文明人。
思路导引
作文话题“平视”。可从以下思路行文。思路设计一:平视是一种真诚、纯洁的人生态度。思路设计二:平视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具体体现。思路设计三:平视是自我的需要,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思路设计四:平视能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客观公正认识事物。思路设计五:平视也要有高度,有眼光,要站在一个恰当的高度平视。
主题美文4
(2010·北京中考真题)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佳作展示
凝聚
无数滴小水珠凝聚起来,欢呼着东流入海;亿万座星辰凝聚起来,撑起夜幕中一片璀璨的星穹。而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则用他们的关怀,为我凝聚了爱的力量。
清晨的一抹阳光仓促地投向墙壁上鲜红的6月24日,而我睁着朦胧的睡眼往笔袋里塞着考试用具。心脏卡在嗓子眼里,窗外焦躁的蝉鸣声合着杂乱的心跳,成为了这幅“兵荒马乱”之画面的配乐。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关隘,我渴望能够顺利通过。
妈妈把昨夜就准备好的早餐推到我面前。“不吃了。”我茫然地摇摇头,大脑一片空白。“吃吧,一定要保证在考场上大脑供血正常。”妈妈微笑着看着我说,又加了一句,“而且,这里面还有我放的幸运剂呢。吃了就能考好。”声音轻巧。我没再拒绝。温热的牛奶顺着咽喉缓缓流下,延伸到心底融化开一片淡淡的温暖。
奶奶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站在餐桌旁边看着我吃东西,收拾用具,半天没有说话。自始至终奶奶才说了一句:“别忘带东西,好好考。”她的声音里略带着一些沙哑,我记得昨夜很晚我出来的时候奶奶的房里仍然亮着灯…一丝不知名的感动慢慢涌出来。我从中奶奶的声音里听到了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我点点头,感到自己冰冷的手掌里又多了一分气力。“我爸呢?”我收拾好书包,问。“你爸到停车场开车去了,他过会儿要直接把车停到楼下。”奶奶回答。
餐厅里是一片沉寂,阳光照到餐桌上,妈妈和奶奶都默默地站在我背后看着我。彼此无言,只有凝聚起来的力量和鼓励慢慢酝酿在空气里,渐渐消除了内心里寒冰一样的紧张和不安。站在门口的我向身后望去,她们安静地对我微笑,带着几分鼓励,几分沉着。“用我送你吗?”妈妈轻声问。“不用了,有我爸呢。”我笑着说。然后餐厅里持续着坚定和沉默,我知道她们正在用这种安静而有力的方式为我凝聚起一片爱的力量,以及走向考场的信心。
爸爸已经将车停在了楼下。手指触到门把手的刹那,我听到背后传来妈妈温暖的声音:“你没问题的,好好考,等着听你的好消息。”那一刻,感动和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涌上了心头,我不禁转过头,对妈妈和奶奶绽开了一个笑容,走出门,同时将餐厅中那凝聚着爱的画面烙在心底,阳光温柔而灿烂。
大海的深沉是因为水滴的凝聚;夜空的璀璨是因为有了星辰的凝聚。而这份凝聚的亲情,则给予我无尽的信心,鼓励着我,感动着我,伴随我勇敢地迈过未来之路,走过那些人生的坎坷。
我走下车,满怀信心地向考场的方向走去,微笑着抬起头。树叶间筛下的金色阳光,照耀着这个充满了爱的世界。而我,则将那份凝聚的亲情,悄悄隽藏在心底。
思路导引
这是一篇材料加命题作文。“凝聚“是一种动作,既然是动作就要有动作的发出者,动作涉及的对象,不小心会只写后半段,“主语”被忽略,“凝聚”被疏忽。另外要注意,“家庭的幸福”、“集体的温馨”、“社会的和谐”是“凝聚”之后的结果。其实审题时聪明的做法,抓住一句话既有了写作范围,也有了主题,选材正好是我们平时所强调的“家庭”“集体”“社会”。如果两眼只盯住“凝聚”也许还真要费一番思量,说不定还就“跑了偏”。可以叙写家庭亲情、同窗友情、社会爱心及面对困难、追求理想等,这几方面正好切中了中学生生活的大小圈子:家庭、校园、社会、人生。还可以考虑以下角度:第一,指向自然。一片云、一座山、一道水凝聚成了美丽的大自然。第二,指历史。一次次朝代的更替,凝聚成了成功的秘籍与为人处世的哲学。选材的角度还有许多,只要你打开思路,素材可以说是处处皆是。在写作重点上,要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凝聚的事情;二是对凝聚的感受与理解。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主题美文5
(2019·辽宁九年级)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春风,暖暖的,柔柔的。老妈的一句叮咛就是一缕春风,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就是一缕春风,成功后,友人的一声喝彩,就是一缕春风。。。。。。。这一缕春风,使这个世界桃红柳绿,温馨和谐。
请以“春风,拂上我的心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600—700之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佳作展示
春风,拂上我的心头
我一向不喜欢春天。曾经父母老师的教诲,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春”,可我每次怀着极其激动的心情去寻找春天时,却失望而归。没有漫山遍野的花儿,没有生机勃勃的草芽,只有孤孤单单的春风可怜地吹着。是春徒有盛名,还是她吝于向人类展示她的美丽?我无从回答这个选择疑问句。
这个春天带着我习惯了的单调,和忽冷忽热的天气。我感冒了,每天中午要回家吃药。这天很热,一点也没有春该有的温和,简直是盛夏时才有的燥热。上完上午最后一节课后,我急急忙忙地回家,在路上,热的烦躁。终于到家了,我迫不及待把车子推进凉爽的地下室,深吸一口平时不觉得美好的阴冷空气,待我放好车子准备上楼时,骤然变热的温度又使我很烦。烦到用钥匙开家里门时,都用了很大的力量。结果也不知为何,今天的钥匙就是打不开门。我急了,两只手一块使劲,拿出平时不常用的倔强,用更大的力量去转那把可怜的钥匙。“咔吧”一声,钥匙断了,我举着一个圆秃秃的钥匙柄,哭笑不得。这下可犯了愁,怎么回家呢?“哎呦,怎么了这是?”突然,我身后传来一道温和的老声,吓了我一跳。原来是邻居的王爷爷。
“钥匙断了。”我回答的很简短,我们家与邻居关系虽说不差,但也只是见面打个招呼,我没有与他多说什么。谁知王爷爷好像没有这个认知,他走上前,认真查看着断在匙孔里的断匙,看了一会,便吩咐王奶奶去他们家拿一把钳子,并让我去他家等着。我看着他真诚慈善的脸,心中暗暗不安,却也敌不过他们老两口的热情,便去了。王奶奶待我很热情,一会儿给我拿水果,一会儿给我倒水。但均让我用借口推辞了,只是警惕地看着在我家门前忙活的王爷爷。只见这位年逾60的老大爷,换了好几个角度观察,最后连袖子都撸了起来,换了好几样工具,最后终于将断匙从匙孔里拔了出来。“来来来,丫头,把钥匙柄给我!”他笑着招呼我,我不好托辞,最后把那个钥匙柄从一串钥匙上取了下来,交个了他。我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王爷爷笑着接过钥匙柄,就下楼了,那矫健的身姿堪若春风。我心不在焉地享受着王奶奶的热情,眼角的余光却一直在打量楼道。不消20分钟,王爷爷回来了,他满头大汗,银白的头发也沾上了汗水,一看就是急急忙忙赶来的。他还没来得及喘出一口气,就把修好后的钥匙交给了我,说了句:“试试。”这时,我眼角的余光看见,王爷爷正在往兜里装零钱,原来他是去帮我修钥匙去了,我还这么不信任他……
一阵春风从楼道窗子里吹进来,吹去了我的烦躁,也从此吹进了我的心里,在春风中,我看到,王爷爷银白的发丝上,汗珠滴滴落下。我终于明白,春天的美好了!愿能一直沐浴这春风!
思路导引
“春风,拂上我的心头”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时,要审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写出来,才能给人以借鉴与启迪。这里的“春风”是一种比喻的修辞,作文时,应理解其“喻意”,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一个物,这都或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