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家国情怀-冲刺2021年中考作文满分之美文必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9 家国情怀-冲刺2021年中考作文满分之美文必备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1: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周 家国情怀
主题寄语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都应努力提升个人的修养,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国难当头,花木兰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十年征战,金戈铁马,屡立战功,保家卫国。闻一多为了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呕心沥血,撰写《唐诗杂论》《校补》等著述。邓稼先28年扎根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和研究的第一线,为中国国防事业奉献毕生心血,做出巨大贡献。“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真题导引
【2020年山东省淮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唱响大江南北:“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坚定前行,与父辈、祖辈医务工作者一起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作为祖国青年的你,你的高度就是母亲的高度,你的速度就是祖国的速度。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在材料涵意范围内立意;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使用本试题中的材料(26题除外);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华夏青年,国之栋梁?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传奇年代,大批留学青年在海外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国家早早脱离贫穷落后。千千万万的海归青年满腔热血,为中国的变革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铭记着他们所做的一切。???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
回首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各国于巴黎签订战胜国条约,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获得权益与地位,帝国主义却将日本非法侵占的山东领土转让给其他国家。这一消息传入国内后,举国震惊,国人愤怒地控诉着一切。北京大学的青年学子义愤填膺,争相罢课,上街游行,高喊“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广大青年奔走城中游行示威,放火焚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给北洋政府施压,为此北洋军阀逮捕了百余名学生,此举更是激起全国人民的怒火,全国青年罢课,工人罢工,在全国人民的怒火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关押的学生,并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史称“五四运动”。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在这场运动中,进步青年的五四精神:爱国,拼搏,与反抗,都值得被永远传唱下去,进步青年们不畏强权的抗争精神推动着社会变革,负担着民族兴旺的重任。?
聚焦当下,在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益变革,全球化浪潮汹涌,对青年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青年人才有着特殊的青睐,众多青年于大学深造,于社会历练,在科研岗位上尽心尽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他们年轻的身体充满活力,聪明的头脑善于思考,灵活的双手更是擅于创造。邓稼先的两弹一星研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黄国华的核潜艇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这充分证明了青年的优势——年轻而富有创造性力。他们爱岗敬业,研发大国重器,增添发展动力,以全身心投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乃国之栋梁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坚定前行,与父辈、祖辈医务工作者一起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青年是民族兴盛的必需,是国家富强的希望。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先辈的青年精神,努力学习,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青年者,民族之希望,华夏之栋梁也!
爱国格言
1.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读陆放翁诗》
2.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
3.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水龙吟》
4.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示儿》
5.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朝清官 海瑞 《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
7.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8.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旧为忠家。——明代明臣 于谦
9.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10.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明代文学家 李梦阳
11.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12.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13.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14.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18.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1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20.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主题美文1
(2020年河北定州初三)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感动中国人物央宗和卓嘎姐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走了,这几千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就没有中国人了。这是多么朴素的家国情怀!
继电影《战狼2》后,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再次引爆了国人的爱国情。
相信身为炎黄子孙的你,内心也一定澎湃着爱国之情!
请以“爱国”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以上。
佳作展示
祖国之歌
生活里充满了美吗?是的,它就在你双眸闪动的春光里,就在你手中擎起的秋叶里……歌是对美的感悟,是一种宣泄。
咏叹调———东方之珠清晨,蓝色的云霞里矗起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这就是初升的旭日。耀眼的光辉顿时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它们的本色,犹如水晶般散发异彩、夺人视线,将阳光反射向四周……东方明珠的确具有别具一格的“磁性”与独特的魅力。她让人心动,让人为之感叹!渐渐地,红与白完美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让人忍不住飞奔而去,以平静激烈跳动的心脏。
我想唱:啊,这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的一个亮点,它将永远矗立于世界东方,咏叹美好的生活。
小夜曲———卢浦大桥飞虹横跨浦江,明月在水上泼洒出点点闪烁的银光,浦江之上又画出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抬头仰望,在灯光的映衬下,How magnificent(雄伟极了)!如童话般的“彩虹”展现在世人眼前,流光溢彩。曲线比直线更富有变幻的魅力,引导着视线作无穷的追逐。卢浦如同一座优美的雕塑:圆拱形的彩色大理石碑身,飞架碑身的三道银色钢结构弧线,隽永的金色魏碑体碑文,静静地诉说着这个国度里发生的又一个奇迹。
我想唱:啊,卢浦是中国独特的一条曲线,她体现的,即“美是生活”。
进行曲———三峡工程溯流而上,漫步在长江上游。走近大坝,见到的是两侧动与静的对比。坝身上游水波不兴,一平如镜;下游一侧导流底孔喷出的汹涌波涛,如无数条奔腾舞动的巨龙,在空中溅起数米高银白色的飞珠碎玉,撞击着,直泻而下。问苍茫大地,哪一处江河曾经积淀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哪一方水域曾经荟萃了如此众多的灵秀?承载着这沉甸甸文化与灵气的江水,汇聚到三峡大坝时,怎能不迸发出强大的能量?由此,我们触摸到了祖先的分量,历史的分量,江山的分量。
我想唱:啊,三峡之水蕴藏着怎样的美丽,它将行进到底,因为那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祖国诉说不尽的美,勾勒出涌动在我心中的一首歌,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将它唱出。我要用歌声赞美它们:明珠的夺目,三峡的雄伟,卢浦的独特,这是人们用双手创造的美,这是祖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写照!总有一天,中国必将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祖国,我为你歌唱。
思路导引
作文标题(一)“唱起那首熟悉的歌”。首先要明确“歌”可以实指歌曲,可有歌曲引出故事。“歌”还可以指美好的东西,是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可以从生活中挖掘这样的素材,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事物作为自己写作内容。比如:友情是歌,母爱是歌;得意是歌,失意也是歌,是一首苦涩的歌,一首生命中必然会哼唱的歌;花是歌,树是歌,一年四季都是歌……“熟悉”这个词要求写你的生活,你熟悉的生活,你周围的生活。作文(二)是篇材料作文。两个材料,是两种不同的爱国方式,但都展现了同一爱国的情怀。还要抓住两个材料的总结句“相信身为炎黄子孙的你,内心也一定澎湃着爱国之情”进行分析。只要围绕着“爱国”这一主题立意选材并展示爱国情怀,都符合题意要求。
主题美文2
(2020年天津市宝坻区初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名言警句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是人们思想智慧的结晶。读了上面这些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佳作展示
家国情怀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这样新中国才有足够的青春力量。”梦想不应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更应与国家挂钩。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如一盏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有梦方能追梦。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日新月异。无论科技还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只有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中华民族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却仍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而我们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思路指导
首先要阅读材料,分析内涵。“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意思是“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临患不忘国,忠也”意思是“在患难之时亦能处处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是为忠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根据三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进行总结,发现三句话都在强调一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或者说是一种爱国精神,所以我们此时可以将材料作文转化为以“家国情怀”“爱国”为主题的话题作文了,并结合这一主题拟写题目。
文章可以选择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是所见表现一种爱国精神。比如,可以选择写在疫情蔓延的非常时期那些感人的镜头,从而突出“家国情怀”的主题。当然也可以选择写一篇议论文,在文章开头可以亮明观点,比如“我们要有家国情怀”,然后通过列举古今的爱国典型事例或名言等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论点,画龙点睛。
主题美文3
【2020年北京大兴区初三】
假如你是宫殿门前的一尊石兽,武士手中的一柄长剑,文臣笔下的一份奏章,诗人案头的一支毛笔……曾见证过悲欢离合、家国兴亡、历史变迁,曾见证过有志竟成、侠骨柔情、浩然正气……
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以“我静静地守候在……”为开头,讲述你见证的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佳作展示
见证历史的泥土
我静静地守候在大海深处,岁月模糊了我的记忆,可是那豪迈的歌声、那优美的舞姿、那苦涩的泪水却深深扎根在我的身体里,日复一日,难以忘怀。
垓下幽静的山谷中响起你沉重的歌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从歌声中我听出了忧伤的心声。她、他们都听出来了。听出了她的、他们的泪,冰冷的砸在我身上,凝成血滴,我嗅到了甜腥气息。
她俯首拉开房门,两滴泪滑落她白皙的面颊,她用修长的手指将它们拭去,抬起头,强做笑容,回到高宗身边。当她的足踏过我时,我分明感到一股浓重的阳气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曾经的“兴尽晚归”,如今的“物是人非”。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何承受得了!娇好的面容变得苍白,乌黑的秀发白丝缕缕,面对她一天天的憔悴,我的心在滴血。如果有什么能使她面颊重新红润,我愿,我愿为此付出代价。
在她泪水的滋润下,我的表面生出了几根小草,它们柔弱的身体仿佛一碰就会折掉,就象她的腰。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又在拭泪了,哭的好不伤心,这真应了宝玉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周围充斥着泪的咸味。
多少年来,我见证了太多的事情——战争、权利、感情……一切的一切让我厌倦。
狂风带着我飞呀飞,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落在奔流的河里,在某些我看不见也感知不到的地方,我流入了另一条河,然后又汇入了另一条河,直至流入大海。
作为泥土,我有漫长的生命,可是我却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和那短暂的、轻易就逝去了的生命比较而言,缺少了些什么,是那苦涩的泪水吗?
思路导引
本题考查想象类作文。首先审题。结合导语可知本文的视角非常独特,是某个无生命的事物,而且它要见证某一段历史,全文从这个特殊对象的视角来描写,来展现。这个特殊的视角决定了在写作时注意要把握住其特点,注意其高矮,从而选择一个俯视的或是仰视的视角,注意其位置摆放,如果是宫殿门前的一尊石兽,那么就只能描绘石兽所看到的画面,不能超越其视觉范围,不能从人的角度来进行上帝视角的展现,这一点如果把握不住那么就会让整个文章失去真实性。同时,正是因为这个独特的视角,写作的内容会格外有趣,因为它的那种不知人性,在写作时反而能用一种比较客观的、冷漠的、第三者的视角来展现事件或人物,其感染力反而会更强。第二,立意。文章用独特的视角来展现见证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呢?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的精神意义。所以在选择故事时要注意其积极性,即使要展现社会的阴暗面,也要有积极的作用。立意一:从杜甫的笔的视角来写。作为一支比较名贵的笔,伴随了杜甫的一生。从他少年时奋发学习,豪情壮志,到其中年时悲苦凄凉,颓丧忧国,见证了一位伟大诗人的爱国之心从未终止,适当的引用不同时期的诗句来展现其精神面貌。立意二:从文天祥写下的那首绝命诗的纸的视角来写。作为一张普通的纸,因为某种巧合,来的狱中的文天祥笔下,看到他是如何面对元朝统治威逼利诱而毫不屈服,不改初心,最后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感受到其伟大的人格魅力。
主题美文4
(2020山东枣庄初三)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说中国是一部深沉厚重的大书,每个中国人手中都有自己的一支笔。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中国的崛起、骄傲和未来。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是每一位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心中的中国。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我们愿意倾听,愿意分享,愿意关注……
上述文字唤起了你的哪些记忆或引发了你的什么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佳作展示
夕阳中的身影
今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们一家去川沙公园游玩。公园里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到处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全家也在这愉悦的氛围中玩得很尽兴。妹妹在“吱呀吱呀”地骑自行车,我在光滑的地面上溜旱冰,爸爸妈妈则在打“单人羽毛球比赛”。我们不久便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竭,便坐在凉爽的树阴下休息。
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走进了我的视线。只见她右手拿着一只夹子,左手拎着一只袋子,弯着腰,顶着烈日,费力地捡着地上的烟蒂、果皮、废纸等垃圾。烈日炎炎,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老奶奶明显有些吃力,却依旧眯着眼,仔细地捡着。不久,汗水浸透了她的衬衣,她实在累得不行,便坐下来休息。她慈祥的面孔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显示出她岁月的沧桑。她匆匆喝了一口水,便又连忙站起身来,继续艰苦地打扫着……阵阵凉风习来,微微吹拂着她那不多的根根银丝。
我正准备乱扔垃圾的手硬生生地收了回来,脸上火辣辣的,不知所措。突然,我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轻轻跑了过去,把垃圾放进了老奶奶的袋子里,还一边甜甜地说:“奶奶,您真好!”
“呵呵,”老奶奶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说,“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保护嘛!”
夕阳的余晖照在了这位老奶奶的身上,把她的满头银发染成了金色。在夕阳的照射下,老奶奶的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这位老奶奶仿佛瞬间变得高大起来了!
我们的家园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城市美容师”,才变成现在这样洁净如洗。我们最应该学习,最应该敬佩的,其实应该是他们呀!他们默默无闻地为这座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心中的家国情怀!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认真审题作文提示语。提示语的前半部分主要是由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引入。我们重点审读提示语的后半部分:“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是每一位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心中的中国。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写作的对象应该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写作的内容应该是他们怎样“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心中的中国”;表达的主题应该是“家国情怀”。我们可讲述自己所见所闻的经历,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叙述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赞美他们崇高的家国情怀。写作时注意选取典型事件,充分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人物身上感人的闪光点,再结合环境描写进行适当烘托,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可以阐述观点,结合具有时代特色的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鲜活事例,来论证普通人在国家建设和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