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6: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 17《紫藤萝瀑布》
难点名称
切实感受《紫藤萝瀑布》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作者由眼前实景融景于情,由情入理,进而阐述了人生哲理。文章有特定的写作背景,要结合托物言志和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因此有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文写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遭遇了人生不幸,由紫藤萝花过渡升华到人生哲理是本课难点。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比较阅读法分析花和人的不幸,点明文章主旨。?
2.点明文章中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借紫藤萝花含蓄而有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情思。
3.结合当前实例,真切的感受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升华人生感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原名冯钟璞,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之女。
作品简介
本篇散文《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5月。文章以独特的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写出了紫藤萝的美,也由眼前繁盛的、流动的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主旨点睛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0-11自然段,思考问题: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明确文章主旨句。
学生回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方法指导: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找到阅读材料的特点(同一时代的不同文本;同一文章题材;同一文本内的比较……)。
异中求同: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找到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描写;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
(3)同中求异:探究花的不幸(同一文本内比较)
①眼前的紫藤萝花经历过怎样的变迁呢?同学们默读第8自然段。
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稀落”“伶仃”“察言观色”“试探”“稀零”,此时的它卑微而又不幸。
②眼前的紫藤萝瀑布
作者在1-6自然段写紫藤萝花繁多、流动、辉煌、生机勃勃,尽显顽强与乐观。
③作者写现在的紫藤萝瀑布和十几年前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历经磨难的藤萝重现生机,在强烈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暗示了生命的的顽强,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
④紫藤萝花为何会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
明确:“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十多年前”正是社会动荡的文革时期。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甚至连养花也成了有资产阶级情调的事,是被批判的行为,因此,家门前的紫藤萝花也遭受了被拆掉的劫难。
⑷异中求同:探究人的不幸(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
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花且如此,人何以堪。作者遭受了怎样的不幸呢?学生再次读课文第7-9自然段,找关键语句。
明确:“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第7自然段)
“十几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第8自然段)
②迁移阅读,课件出示《哭小弟》片段,学生默读。
“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作者遭遇的家庭的不幸:小弟病逝、母亲去世、姑母去世,家庭屡遭丧事。
社会层面的不幸:“文革”中,家门前的紫藤花架也遭受了被拆掉的劫难,隐喻作者一家也遭到了迫害、“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
③宗璞在《哭小弟》一文中这样写道: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宗璞这一代人经历了19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30年代的日本侵华,70年代的十年浩劫,这是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一代人,历经磨难又重现生机的紫藤萝花不正是他们的象征吗?花的不幸也是人的不幸,花的顽强亦是这一代人的顽强。作者哭小弟,哭的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个亲人,也是哭国家丧失了一个人才,全力倾吐了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④朗读指导:带着对生命的赞美之情,齐读文章主旨句。请同学们谈自己的体会。
花谢花开如同人生命运的沉浮,就像藤萝花的再次盛放一样,把个体放到生命长河中,感受到生命的再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作者选择坚强前行,将自己的脚步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迎接生命的灿烂,延长生命的光彩。
⑸ 体会“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几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蕴含着“积小流以成江河”的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我也是其中一个,这也正是那一代人经过文革后的反思,已经集聚了并且迸发出很大的力量,在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朵一朵花”象征着一个一个人,我们应该抛掉个人的痛苦努力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借紫藤萝花,抒发的不仅仅是个人小我的情感,而是一种社会大我的情感。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难点巩固
(6)父亲冯友兰《论命运》
冯友兰,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作《中国哲学史》等,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晚年的冯友兰双目失明,在病床上靠口述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能在冯友兰病重之际,仍然支撑着他与命运抗争?
在《论命运》里,冯友兰先生这样写道:
“命运的定义就是说一个人的遭遇,运是某一时期的遭遇,命是一生的遭遇。遭遇有幸或不幸。我们生存在这时代可以说是幸或不幸,但我们为什么生在这时代,便没有理由可说。顺境时让自己保持清醒,逆境里让自己不忘抗争。”
(7)让生命里的紫藤萝花绽放
宗璞患有严重的眼疾,晚年时已不能阅读,写作全靠口述,别人写下来,念给她听,再修改。在2018年,90岁生日之前,终于完成了四卷本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
(8)我的感悟
2020年7月16日,乌鲁木齐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感受了生命的永恒,面对当前的疫情,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请学生思考后,写下感悟随笔。
小结
5、课堂小结
(9)《紫藤萝瀑布》是写给作者自己的,也是写给我们每个人的——每一个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不幸的人。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很多人的生命被永远定格。我们缅怀逝者,向逆行者致敬,面对永不停息的生命长河,唯有不懈努力,方能告慰英魂。面对不幸,我们选择逆行;被不测裹挟,在磨难中成长。相信我们终将会战胜疫情,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让生命中的紫藤萝永恒绽放。